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宋代奉赵款瓷器上私下交易可靠吗

时间:2017-12-22 09:18

  《坦斋笔衡》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1111-1118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世人所说的宋代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说法,主要来自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句记载。柴窑为后周时期的瓷器,且实物失传、技术缺失、缺乏窑址印证,故一般不和宋代其他五个窑口并列提及。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宋代奉赵款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7-01-05

  明成化斗彩葡萄杯--------------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08-19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7-01-10

  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7-09

  青花人物故事罐----------------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08-12

  近几年宋代奉赵款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成化斗彩葡萄杯--------------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7-01-03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6-09-27

  代青花人物故事武松罐------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6-03-07

  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6-05-27

  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瓶--------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7-09-18

  既然官窑产自,那么他和其他几个窑口的区别在哪里。“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段话说明定窑、汝窑、龙泉窑、官窑是各自不同的窑口,产品不一样,汝窑尽管为魁,但它不是官窑。本人前面关于汝窑的一篇文字中论述了汝窑的性质是贡窑(或御用窑),钧窑也是贡窑,定窑在没有被汝窑取代之前,也是贡窑。贡窑的性质本质是一种民窑,收购认可的精品,不对窑口进行控制。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句话说明了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官窑的设置时间晚于汝窑、龙泉窑等窑口,而且联系到靖康之难北宋覆亡的时间(1126年),官窑的存在时间比汝窑更短。第二,透露出官窑设置的动机,是因为对其他窑口不满意。对定窑不满意,对龙泉窑不满意在引文中说得很清楚,对汝窑没说,因为汝窑让宫廷满意,还具有榜样作用,有理由相信,即使设置了官窑,汝窑瓷器在宫廷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而是一起被使用,或许是用途上也存在差别。由此可见,宋代宫廷对瓷器的要求,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变苛刻的,尤其是对艺术格外敏感的赵佶登基后,个人的喜好就顺理成章更加贯彻到宫廷用瓷里了。

  这段包含的信息量很丰富,逻辑清晰,说明了宋代瓷器的基本面貌,并逐一道出官窑和其他窑口的区别、管理机构、窑口等诸多问题。

  后,也是关键的问题,宋官窑的窑址在哪里。“修内司......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后世根据这段文字来证明南宋内廷至少设有两个窑址,窑址直接用管理科室命名为“修内司窑”,第二个用地址命名为“郊坛下窑”,还说明后者质量和受世人追捧程度大大比不上前者。这两个窑址目前已通过考古发掘得到证实,“修内司窑”为凤凰山老虎洞窑址,“郊坛下窑”为乌龟山窑址。南宋官窑窑址找到了,但北宋的在哪里呢回答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了。存在时间何其之短,存世品几乎难以确定,文字记载几乎为零,极小的产量,可以想见这个窑的规模何其之小,碰上战乱,黄河改道,瞬间就被时间的长河中冲刷得了无痕迹。缺乏民间基础的瓷器,再美,也会被历史抛弃。

  这个“官窑”,是宫廷对瓷器需求达到一定程度,试图运用制度对某类瓷器进行控制,从窑址、工人、材料、资金、质量等方面均进行严格管理,用途仅限于(主要是宫廷或者皇室)的一种新型窑口。简单说,他的实质就是皇权凭借专制权力无偿占有优质瓷器。它的出现是空前的,之前各朝代的没有采取过这种模式,毕竟前朝各代对瓷器没有那么执着和贪婪。而后世,尤其是明清两代,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对瓷器的贪恋不断强化,宋代肇始的“官窑”也变成明清两代君主们的特权产物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