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珠山八友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容纳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各具特色,风格独特。如王琦在瓷器上绘人物,汲取了黄慎的写意手法,人物的衣纹和风姿毕现;刘雨岑吸收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任颐“没骨法”而创造“水点法”,用这种方法绘出的花卉,艳丽鲜活,别具神采,尤其是“水点桃花”为精美。汪野亭则以国画的泼墨法,在瓷器上绘山水,墨分五色的中国画效果在瓷板上跃然而现,充满生机。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后经低温彩炉烤烧成品。由于不用渲染,被称为“落地彩”。邓碧珊是瓷制肖像画创始人,专事粉彩鱼藻,自成一家。
瓷板画是瓷亦是画,它是陶瓷工艺摆脱纯工艺,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与纸帛等材质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其平整光洁的形式更显出高雅纯净。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青花釉里红瓷板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花釉里红三多图瓷板画四条----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8-28
青花釉里红瓷板画昌盛图千------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6-07-28
近几年青花釉里红瓷板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据悉,目前,中国红瓷板画的内容包括工笔仕女、花鸟等。尹彦征说,另一块更大的中国红瓷板画《牡丹图》正在烧制中,成功后将有2.6米宽,1.5米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在明代中期。瓷板画制作工序多重、复杂,首先如同绘画一般,将各种颜色的釉料涂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画幅,然后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方才成型。
收藏界认为,瓷板画早可追溯到秦汉,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是明代中期,在清朝达到鼎盛。目前,出现在收藏市场上的老瓷板画多是清末与民国的作品,其中尤以“珠山八友”老瓷板画为上品。“珠山八友”创作的鼎盛时期为晚清、民国至“文革”前的数十年间,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市场价格堪比清末官窑。
清末民初,瓷板画几乎是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艺人们先后设立画室,陶瓷工艺中的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在瓷板画上得到充分发挥。初,瓷板画主要是作为四合院房子里的屏风,或者是镶嵌在老式的床上,后来形式越来越灵活多样。瓷板画与其他瓷器不同,它不只是摆放在家里,还可以挂在墙上来欣赏。
明代瓷板画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几种,但瓷板画作品远没有器皿类陶瓷多。现存于世的瓷板画有两种:一是镶嵌于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具之上的附属物,二是明代中期已开始成为独立绘画形式的瓷板画。
清代瓷板画有青花、五彩几种,产品比明代要多,从实物资料来看,青花、粉彩、五彩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康熙朝是景德镇瓷板画生产蓬勃向上的时期,画面以梅雀、翠鸟、花卉、历史人物故事和刀马人题材为多。
瓷板画与宣纸、纺织品等载体上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有种独特的细腻感,其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式更是显得气质独特。瓷板画的釉彩品种较多,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等均有。纹饰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及吉祥图案。形制也非常多样化,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式,可根据建筑物的装饰需要,面积可大可小,大则如山迎立,小则俯首细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