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兽面纹铜觚、战国的彩绘蟠龙纹陶壶、战国的纹铜壶……早期的精美文物不少,但纹饰多以动物、人物为主,到了汉代,彩绘陶器上开始出现花草纹饰,但大多造型简单,并非“牡丹”。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制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双耳瓶拍卖出7.8亿天价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牡丹花古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釉里红凤穿牡丹纹刻花扁壶------价格:RMB4,890,000----日期:2017-09-25
清青花牡丹纹大盆--------------价格:RMB3,390,000----日期:2017-08-09
清乾隆银胎绿珐琅嵌宝石靶碗----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7-03-27
清乾隆青花凤穿牡丹纹盆一------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03-28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牡丹纹梅瓶----价格:RMB5,330,000----日期:2017-07-25
近几年牡丹花古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康熙缠枝牡丹纹盖缸----------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12-21
明成化斗彩人物纹天字罐带盖----价格:RMB4,170,000----日期:2017-07-02
青花缠枝牡丹梅瓶--------------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06-10
清乾隆银胎绿珐琅嵌宝石靶碗----价格:RMB4,710,000----日期:2017-03-02
清同治青花凤穿牡丹纹胆瓶------价格:RMB5,980,000----日期:2017-07-18
洛阳文物上的牡丹纹饰始见于唐代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早在198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时,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菱口大盘即创下了1034万港币的高价。2000年以后,明釉里红拍卖价格扶摇直上。到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已经达到了7852万港币的天价,这一价格创造了迄今所知明代瓷器拍卖的高纪录。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舂拍中,一件造型特殊的明洪武釉里红梅竹茶花纹军持,继续以3392.75万港币的成交价续写着明釉里红瓷器的天价传奇,釉里红再一次成为业界的焦点。
1牡丹邮票价格一路攀升
昨日上午,记者在洛阳博物馆对开在文物上的牡丹进行探访。
“牡丹”到底在哪里?随后,记者来到展出五代北宋洛阳城文物的一楼第三展厅。牡丹终于出现了!一件青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瓷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瓷碗外表看起来与现在使用的瓷碗差别不大,但碗内有非常精细的牡丹纹饰,一朵牡丹“开”在碗壁上,周边装饰着各种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