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9 00:45
次是在建党的第二年,也就是1922年9月在李立三、杨开慧的陪同下,来到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是1927年元月,他再次来醴陵考察农动,当时,来聆听毛讲话的有二万多人,他们冒着严寒带着,甚至挑着伙食担子来到县城,把当时的文庙广场挤得水泄不通。见到这么多热情高涨的农民兄弟,深为感动,即席发表了热情、激昂的演讲。后来他又在他那篇著名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评价了醴陵的农动;后一次则是在1930年9月,率红一方面军停攻长沙时,途经醴陵曾停留7天。
“800万元,成交!”随着拍卖师“啪”地落槌,一组釉下五彩毛瓷碗被一位台湾神秘买家收入囊中,成为昨日湘瓷湘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成交价高的拍品,也创下了湘瓷单件成交价。昨日,100件湘瓷湘绣艺术精品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开槌,终以69%成交率和2478万元总成交额,精彩舞出境外拍卖市场“首秀”,也成为2013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周一大亮点。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市委、宣传部长张湘涛出席。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官窑与民窑就有很大区别,官窑不计成本,其质量、造型、画工和烧制过程都特别讲究,而且成品均由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都极高。而“红色官窑”的醴陵人与的感情深厚,在制作用瓷时自然更是不遗余力。
上月底,在醴陵瓷博会期间,记者见到了被大家尊称为“陶瓷泰斗”的张守智教授,听他亲口讲述了当年他所亲历的故事。
张守智教授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馆用瓷”、的“中国驻外用瓷”、“瓷”等国家任务的设计和监制工作。今年83岁的张教授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说起陶瓷,仍旧记忆深刻,滔滔不绝。
根据醴陵陶瓷研究所原所长李维善的回忆文章,我们可以得知,建国后,也是在的关怀下,醴陵才成立瓷器公司的。
1956年,到南方考察,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副省长尚子锦、轻工厅副厅长杨第甫等赶到北京,向汇报工作。主动提到醴陵的瓷业,说“醴陵的釉下彩是得过国际金奖的,现在怎么样?”听完汇报后,他还指示可以试办一个地方公司。
1956年,全国惟一能烧制釉下五彩的醴陵群力瓷厂组建完成。到了上世纪70年代,醴陵的瓷业己发展到相当规模,产品远销海外,成了中国第二大瓷都,还称为新中国的“红色官窑”。
w介格神秘买家冲着毛瓷而来
“件拍品扬州八怪泼墨图双面绣四页屏风,起拍价24万元。”拍卖师话音刚落,位买家就举牌叫价26万元,紧接着一位买家举牌竞价。首件拍品以28万元成交价,为这场湘瓷湘绣艺术精品拍卖会开了个好头。
百件精品中的一组釉下五彩毛瓷碗,引人注目。5只瓷碗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1974年醴陵专为设计制作的生活用瓷。其瓷质晶莹如玉,壁厚不足毫米,品相精美,代表了当今中国高的制瓷水平,受到现场收藏家的追捧。
在拍卖现场,也上演了不少你争我夺的“戏码”。号牌7088和7099的竞拍者座位一前一后,在不少拍品上较劲。86号拍品瓷瓶“雄鸡”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用瓷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邓文科的作品,融入了国画的手法,栩栩如生。起拍价32万元,竞拍者纷纷举牌,拍卖师报出的竞拍价步步走高,后来只剩下两位——7088号和7099号,80万、85万……两位竞争者竞相举牌,掀起了本场拍卖会的一次高潮。后,“雄鸡”以100万元被7099号竞得,溢价两倍多,创下纪录。
而7383号竞拍者则收获多,共拍得“鹤影潋滟双面绣座屏”等七八件拍品,出资数百万元。举牌的男士同样也是受人之托。“买家是一位香港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