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艺术品拍卖会和古玩市场中,官窑瓷器因量稀物美而广受追捧,价格屡创新高。民窑瓷器因是民间用瓷,质量自然比官窑瓷器逊色不少,于是就有人认为民窑瓷器没有多大收藏价值,连一些媒体也分析认为民窑瓷的升值率远低于官窑瓷。这种观点虽说有些道理,但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层收藏爱好者,还是以投资收藏民窑精品瓷器更为稳妥。
明、清两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正式开设“御器厂”和“厂官窑”大量烧制御用器外,民窑瓷器也发展很快,“官民竞市”,互相促进,制瓷工艺得到了发展。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瓷器香筒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白玉龙穿花纹香筒一对------价格:RMB5,250,000----日期:2016-10-09
清代红木雕荷塘真趣图香筒------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7-02-14
清十八世纪竹镂雕八骏图香筒----价格:RMB4,260,000----日期:2016-11-27
香筒竹雕二乔并读图香筒--------价格:RMB5,530,000----日期:2016-06-08
清代木雕天官赐福香筒----------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6-11-20
近几年清代瓷器香筒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竹雕西厢记香筒------------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6-06-27
清十八世纪竹镂雕八骏图香筒----价格:RMB4,820,000----日期:2016-12-05
清代粉彩镂空雕香筒------------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7-01-16
清代木雕天官赐福香筒----------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07-09
清代粉彩镂空雕香筒------------价格:RMB4,870,000----日期:2017-08-17
相比在宫殿以及居家使用的大型香薰,随身携带的小型香薰则以精湛的工艺让人爱不释手。早在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的时候,就推出过一件清乾隆·透雕葫芦香薰,这只高仅为8.3厘米的香薰,终的成交价达到了7.48万元。香薰雕作葫芦形,上腹和下腹中部镂刻回纹,上下相交可活动,其余雕夔纹和蝙蝠纹。葫芦内部有一根活动主链与盖相连,主链下有三根链,分别缀以葫芦、花篮和铃铛。采用圆雕、浮雕和镂空技法雕成,体壁薄透,刻工细腻,活环长链细如蓖丝,环环相套,真可谓鬼斧神工之作。除了之外,拍卖场上玉、竹质的香薰,也都是以雕工来赢得市场的“芳心”。
在不久前落幕的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三松”款竹雕竹林七贤香筒,以189.6万元成交,在瓷器工艺品专场中排列第四位。在众多的工艺珍品中,这件香筒的“崭露头角”,无疑展示了其巨大的投资潜力。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拍出高价的竹雕香筒有着不少的共性。
如前引《挂枝儿》所云,香筒本可纳于怀袖,而也可以置于卧中。明朱孟震《河上楮谈》记玉笥山梦验故事,云梦入县城,见“肆中列一香筒甚大,问之,云‘此被中用者’”。至于书房所用,自然以典雅清华为尚。文震亨《长物志》卷七“香筒”条:“香筒旧者有李文甫所制,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简为贵,若太涉脂粉或雕镂故事人物,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间。”李文甫名耀,乃金陵派竹刻家,雕制扇骨为有名。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竹木雕刻艺术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化、大众化的工艺品类。自清代中期起,出类拔萃的竹雕艺术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不但以竹根雕刻人物,还在竹制的笔筒、香筒和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臂搁等器物上雕刻人物、花鸟、山水或亭台楼阁,还利用竹皮与竹骨的不同肌理质感,创造出“留青”的竹雕艺术效果,留下一大批传世竹雕珍品,成为当前收藏的热点之一。
笔者收藏了一件清代的“东山报捷图”香筒,构思巧妙,雕刻精湛,融雕刻技法与历史故事于一体,为竹雕传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精品。
“东山报捷图”香筒竹质,红黄色。高23厘米,口径5厘米。长筒圆形。两端有盖子和底,外壁镂雕“东山报捷”的故事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