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是中国历史上为悠久的窑系,其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在历史上,越窑一度成为“官窑”,皇家,“臣庶不得使用”,其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如何鉴定一件越窑瓷器,则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专访绍兴博物馆副馆长娄烈,请他为我们谈谈鉴定越窑瓷器的“门道”。
目前,真相完整的古代越窑瓷存世不多,特别是官窑器,像当年皇宫贵族使用的秘色瓷更是稀罕之物,而且制作秘色瓷的工艺今已基本失传。所以,好的越窑青瓷器市场价格多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越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三国越窑青釉杂耍乐器俑三------价格:RMB4,330,000----日期:2016-04-26
越窑青釉双系瓶------------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7-03-22
宋越窑秘色刻童子纹碗----------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6-01-09
宋代越窑刻花花口盘------------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06-12
越窑刻花飞雁纹方枕------------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7-07-20
近几年越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越窑缠枝牡丹纹瓶----------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5-09
唐晚期越窑秘色玉环底碗--------价格:RMB5,190,000----日期:2016-01-17
唐晚期越窑秘色玉环底碗--------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6-09-24
宋代越窑刻花花口盘------------价格:RMB4,370,000----日期:2016-10-24
越窑青釉壶--------------------价格:RMB2,130,000----日期:2017-04-24
西晋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磁州窑还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妆土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从馆藏陶瓷枕来看,白釉黑花卧女枕,其赭黄色衣衫即施了一层赭黄色化妆土,上绘黑花,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白釉剔花婴戏莲纹枕是在较厚的化妆土上进行剔刻,再剔去纹饰外的化妆土,亦是化妆土艺术的变化。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奉化、临海、萧山、余杭、湖州等市县都发现了瓷窑遗址。六朝时期的越窑是我国早形成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而中心窑场仍然集中于上虞县。六朝晚期(从南朝起)越窑的制瓷中心逐渐转移到余姚县的上林湖地区(今属慈溪市)。唐代越窑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次进入宫廷,先成为“贡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