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宋朝民间瓷器去哪里交易比较好

时间:2017-12-26 01:21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以印花、刻划花著名于世,钧窑以瑰丽的窑变独步一时。汝、官、哥以釉色取胜,官、哥又以纹片见长。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宋早期受越窑一定影响,越窑常见的浮雕莲瓣纹、划花对蝶纹在定窑器物上时有出现。龙纹器物在定窑产品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与定窑在北宋后期为宫廷烧造瓷器有关。北宋早期定县塔基的龙首净瓶,以龙首作流,装饰性很强。龙纹器物有大盘、洗、缸等。装饰有印花、划花两种。北宋晚期印花龙纹径多在17—30厘米之间,花纹细密,纹饰清晰。有的小洗,器里心饰一首尾相接的蟠龙,纹饰采用刻划花。还有一种刻划花龙纹大盘,这类龙纹盘的标本在曲阳定窑遗址中有大量发现,而传世器物中则比较少见。故宫博物院与河北保定分别收藏刻划花龙纹缸,缸外刻有二条行龙,龙首尾相接,饰满画面。龙纹身披鳞甲,张牙吐舌,四爪挥舞,尾巴上翘。这种外刻龙纹的装饰,是比较少见的。在定窑遗址中还采集到一件绿釉龙纹标本。

  此外南宋皇陵亦发现官窑龙纹盘。

  从官窑传世器物来看,以小件器皿居多,大件只占少数。器物有各式瓶,如直颈瓶、弦纹瓶、瓜棱瓶、贯耳瓶、八方贯耳瓶、投壶、各式盘、碗、洗、碟,盘、碗、洗、碟都有圆口与葵口之分,洗更有菱花式、直口、折沿、高式、矮式等多种形式。此外有方盆、盏托、双鱼耳炉、三足炉等。印花及划花装饰主要见于盘、洗的里心。

  磁州窑是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其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多样。白地黑花为其代表性品种。宋代白地黑花龙纹梅瓶,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梅瓶小口外折,丰肩,肩腹圆润饱满,在器物上先施化妆土,然后在上面用画纹饰。在梅瓶的肩、胫部涂,而后用细线工具划出菊瓣纹。腹部主题纹饰画一条龙,龙张口,露齿,眉目清晰,鬃发毕具,通体划刻细密的鳞纹,背上有鳍,四爪有力,把龙的威武雄壮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宋代龙纹瓷器中的珍品。

  窑址在北京乌龟山,是南宋时期设立的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从官窑去器物的胎釉成分看,采用北京乌龟山的紫金土与瓷石配成,故胎中氧化硅与氧化铁含量较高,因而出现紫口铁足。官窑器物的釉属石灰釉,釉的特点是厚如堆脂,有片纹,纹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异造成的,其纹片的大小与胎釉的膨胀系数值差有关。

  是宋代南方的著名瓷窑,宋代以烧制青白釉瓷器为主,产品有各式瓶、壶、罐、盒、盘、碟、碗、炉、水丞、枕、盏托、谷仓、香薰、钵等,装饰有刻划花、印花。龙纹器物有龙凤纹盘碗、仿定窑夔龙纹洗、堆塑四灵瓶、堆塑俑龙瓶。四灵瓶,塔式盖,瓶肩部堆塑青龙、朱雀、玄武四灵,瓶身刻篦纹地和阳文四季花卉。是景德镇1964年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枢密使汪澈墓所出。青白釉魂瓶,瓶上部下方饰十二人俑、俑上塑行龙绕于云间,另饰鸡、犬、龟等动物。该器物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福建地区瓷窑亦烧制青白釉龙纹壶。壶,直颈,圆腹,圈足。腹部起六条凸弦纹,肩部饰一条绳纹装饰,颈部饰一条蟠龙,龙形象草率。

  灰青釉蟠龙葵瓣口盘,器高4.4,口径9.1,足径11.6厘米。盘为六瓣葵口,镶铜口,浅腹,口以下内收,平底,矮圈足。盘心饰蟠龙。印纹较浅,纹饰不清楚,并有多处缩釉。盘中心纹片较小,内壁片纹较大。

  灰青釉蟠龙圆碟,器高2.2,口径13.1,足径厘米。碟侈口,镶铜口,浅式,矮圈足,碟心浅划蟠龙纹,釉面开细碎纹片。

  宋代有刻花双龙抢珠龙柄、咸平三年李后陵划花龙纹盘,划花刀法细腻,印花有起伏层次。还有划花龙纹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