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6 01:15
当拍卖师宣布720万元底价后,引起全场一片骚动,坐在后排的嘉宾纷纷伸长脖子观看幻灯片上展示的拍品。拍卖师话音落下就有人应价。“750万!”随后坐在前排的一位先生举起了竞价牌。“800万!”终,这件毛瓷被“7398”号牌买家拍得,成交价定格在800万元。据了解,这位先生来自北京,他只是被委托人,真正的买家来自台湾,全场只举了一次牌,真是有的放矢、志在必得。
在拍卖现场,记者采访了这件拍品冠军的卖主——长沙收藏家罗玉其,对于这个价格,他觉得有些遗憾。“低于我的预期,但是能在国际上亮相、成功拍卖,为湘瓷知名度,提高湖南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也值得了。”
两位买家上演你争我夺
张教授说,“关于胜利杯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1954年,我刚从大学毕业留校,正在景德镇做馆用的瓷器,中途有一次,总务司司长、老陶瓷家翟印堂找我过去,他拿出一张8开大小的水杯图样说,‘跟我说,开国大典以后,用的瓷器是景德镇的中山筒,这是景德镇沿用国民党北京时期的盖水杯给做的,杯子是直筒的,瓷质灰白粗糙,无花饰,太单调了。所以就画了这么一个杯子,你把这个图交给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让他们参考这个图做新水杯’。后来,在1956年10月1日,我次到醴陵来想要给工艺美术学院调两个手拉坯的工人,当时全国只有醴陵的手拉坯工人又会修坯又会立坯。醴陵瓷器公司党委副书记解克金就说,‘现在是十一,工厂放假3天,听说你是美术学院陶瓷系的,你给我画一套茶具,画一个水杯,4号你来,我换给你两个工人。'我就在一个小旅馆里,把的那个杯子样式和另一套图纸画出来给了解老,画的是一个直筒水杯,盖子上面有一个圆钮,这个杯子就是胜利杯的前身。”
湘绣,作为中国古老的刺绣艺术,已拥有25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丝润色,在丝与线的起落穿插中,独创的狮虎绣绝技无人能及,双面全异绣等绝活被誉为“令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湘瓷以长沙铜官窑、中国红、醴陵釉下五彩等为代表。“毛瓷”更是业界闻名遐迩的上的明珠。
推动湘瓷湘绣进入收藏古玩市场
为了扩大湘瓷湘绣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携手省湘绣研究所、醴陵市挑选100件湘瓷湘绣艺术精品赴港展览,并委托保利香港拍卖公司拍卖。这也是湖南文化产业——湘瓷湘绣精品首次走上国际拍卖舞台。
在拍卖现场,也上演了不少你争我夺的“戏码”。号牌7088和7099的竞拍者座位一前一后,在不少拍品上较劲。86号拍品瓷瓶“雄鸡”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用瓷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邓文科的作品,融入了国画的手法,栩栩如生。起拍价32万元,竞拍者纷纷举牌,拍卖师报出的竞拍价步步走高,后来只剩下两位——7088号和7099号,80万、85万……两位竞争者竞相举牌,掀起了本场拍卖会的一次高潮。后,“雄鸡”以100万元被7099号竞得,溢价两倍多,创下纪录。
口述历史,细说“胜利杯”
亲手绘制图样
次是在建党的第二年,也就是1922年9月在李立三、杨开慧的陪同下,来到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次是1927年元月,他再次来醴陵考察农动,当时,来聆听毛讲话的有二万多人,他们冒着严寒带着,甚至挑着伙食担子来到县城,把当时的文庙广场挤得水泄不通。见到这么多热情高涨的农民兄弟,深为感动,即席发表了热情、激昂的演讲。后来他又在他那篇著名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中高度评价了醴陵的农动;后一次则是在1930年9月,率红一方面军停攻长沙时,途经醴陵曾停留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