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各朝黄釉瓷器,首推弘治时期佳,陶瓷史上常把它作为明代黄釉的典型,称为“弘治娇黄”,明清时期,黄釉器用于皇室专用而身份尊贵,为御窑瓷器之重要品种。弘治瓷器以黄釉有时代特色,它的色调才是真正的黄色,它达到历史上低温黄釉的高水平。由于这种黄釉是用浇釉的方式浇在瓷胎上,所以称之为“浇黄”;又因为其色淡雅异常娇嫩,又称“娇黄”。
娇黄釉是一种低温釉,黄色娇嫩,故称娇黄,俗称“鸡油黄”,又因以浇釉法施釉,又被称之为“浇黄”。据有关文献记载,娇黄釉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曾名噪一时。明代弘治时期,娇黄釉釉面光亮,淡雅悦目,公认为历史高水平,与宣德时期娇黄釉相比,更精细油润。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弘治年间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盘------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6-04-26
明弘治黄地青花槴子花纹盘------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6-06-12
明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盘------价格:RMB4,960,000----日期:2016-12-07
明弘治娇黄釉盘----------------价格:RMB2,190,000----日期:2017-01-28
明弘治娇黄釉盘----------------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9-28
近几年弘治年间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弘治黄地青花槴子花纹盘------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7-04-16
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6-04-10
明弘治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盘------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6-06-16
明弘治黄发青花折枝花果纹盘----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6-08-01
明弘治黄地青花槴子花纹盘------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7-04-15
据清代《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条)记载,全黄釉只限于皇帝、皇太后及皇后使用,皇贵妃用器是里白外黄瓷,贵妃用器是黄地绿瓷,嫔用器是蓝地黄瓷,贵人常在用器是分别为绿地紫和绿地红。黄釉器不仅是皇室的专用瓷器,而且在皇室中还是等级制度的象征,各朝历代烧造均有不同。明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较深,不及弘治黄釉细润,弘治黄釉比成化黄釉显得深厚,而比正德黄釉又浅淡。
碗造型、装饰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尺寸较之略大,烧制更为不易。侈口,深腹,圈足。内外满施黄釉,底施白釉,内以青花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双线圈栏。釉色匀净淡雅,釉面光洁似一泓清水,赏心悦目,不负弘治黄釉之盛名。
黄釉作为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遂成一代名品,代表着历史上低温黄釉的高水平。因采用浇釉方法施釉,色彩淡而娇艳,如鸡油一般,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本品即为此类黄釉名器。
此瓶双龙附于颈部及肩部为双耳,双龙体型纤细,为此瓶增添美感。腹部暗刻龙凤纹,刻制笔法细腻灵活。整器保存完好,值得珍藏。
黄釉,因其谐音“皇”,故素为明清时期严格控制的釉色,或为高统治者们御用,或为祭神所用,《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可见黄色专用于祭地神。
撇口、斜腹、底心微凹、足墙内敛,足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胎体实沉坚致,形制敦厚端朴,釉质肥润凝腻。盘体内外通施低温黄釉,色艳泽丽。外壁青花通绘卷叶花朵,盘心为一组折枝花卉,壁内绘莲蓬、葡萄、柿子、石榴四组花果。青花粗笔双勾线内填绘色别丰富,花茎、叶蔓、枝理浓淡深浅清晰可见,青花发色深醇,画工自然豪放。是器为明弘治期同类瓷别之精品。品相完美,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