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其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成化时的官窑产品质量极其讲究,民窑产品也很精细。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为之一变,其呈色由浓艳变淡雅,成化青花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绝伦。
成化瓷器在2011、2013年相继拍出高价,究其原因,明成化在我国历史上仅存在了二十几年,瓷器产量本来就不多,加之工艺严格,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精品。藏家翟健民认为此前此类一直被市场低估,但明代青花瓷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成化青花瓷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成化青花“三国故事”薄胎----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7-08-13
2007年吕金泉花开时节青----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7-28
吕金泉吉祥童子青花瓷盖罐------价格:RMB4,480,000----日期:2017-05-23
任传文梦系青花瓷布面油画------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6-02-11
吕金泉又见春天青花瓷盖罐------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7-02-08
近几年成化青花瓷市场成交的价格:
阎平青花瓷--------------------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7-09-09
2007年吕金泉花开时节青----价格:RMB5,320,000----日期:2017-09-02
唐明修2006年作201------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6-04-20
吕斯百青花瓷白月季布面油画----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2-12
牧归玉壶春--------------------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6-11-09
明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今年春拍,香港苏富比瓷器相关门类推出三大专场,总成交额高达8.04亿港元。但其中两大专场均为单品专场。其常设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获得3.76亿港元成交额,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以4828万港元问鼎,彰显明代精品实力。紧随其后的“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拍出4156万港元的价格,有趣的是一件“清雍正斗彩鸡缸杯”以3316万港元位居第三位,再次印证清代宫廷仿制瓷器的高超技艺。而位居其后的清乾隆粉彩和明宣德青花均为各时期重要瓷器品种,千余万港元的价格也足以见得中级藏家的购买实力。回顾去年秋拍,香港苏富比推出四大专场,共斩获11.48亿港元。单一拍品专场“秋葵宫妆:成化青花宫盌”获得1.41亿港元成交额;来自日本的“精度珍藏清代御瓷”专场的“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以8860万港元问鼎全场,全场六件拍品斩获1.5亿港元的高价;常设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以超出今年春拍近一倍的上拍量获得8亿余港元的总成交额,虽然明代瓷器表现不俗,但不到八千万港币的成交价与位居首位的“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相去甚远。
在中国在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上,青花瓷表现一直都比较突出,部分精品的身价随着时间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其中,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
香港佳士得11月26日公布,此前预估值为8000万港元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当日以3.48亿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的高纪录。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有史书上说,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成化皇帝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另有学者分析说,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再一个就是“鸡”和“吉祥”的“吉”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