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朝青花瓷器怎么去鉴定年代

时间:2017-12-24 01:10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在文学、艺术、工艺,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学、美学思想上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它体现了原来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开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过渡,也就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质朴、世俗向典雅、华丽、纯艺术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要求思想解放,打破理学的一统天下,从空中楼阁回到现实世界,他们的诗文书画中原本具有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则由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向描绘世俗的人情物理的方向发展,从贵族文艺向市民文艺靠拢。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朝青花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朝历/转变期青花缠----------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6-02-20

  明朝历16世纪青花------------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07-27

  明朝17世纪青花文人山水------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5-21

  明朝嘉靖青花花盆纹罐----------价格:RMB4,360,000----日期:2016-09-08

  明朝17世纪青花文人山水------价格:RMB5,970,000----日期:2016-07-25

  近几年明朝青花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朝嘉靖青花花盆纹罐----------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5-25

  明朝青花鼎形炉与青花----------价格:RMB5,670,000----日期:2016-01-19

  明朝青花鼎形炉与青花----------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12-21

  明朝历16世纪青花------------价格:RMB4,420,000----日期:2017-08-08

  明朝嘉靖青花龙纹罐------------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7-01-03

  早在2001年,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便在拍卖市场上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等到2005年,该烛台二度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时,终以2035万元的高价成交,短短今年间,翻升超2倍。同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场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其品市场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

  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清代在铸造工艺及细节装饰上,达到了顶峰。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青花瓷有着漂亮的成交记录。尤其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可谓在拍场上大放光彩,频现高价。

  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官窑瓷器工整精细,民窑瓷粗犷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至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大唐德为“空白期”至中期(1436-1521年),嘉靖至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年康熙20年明朝彻底灭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因施色多为釉下工艺而永无褪色,纹饰采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绘。

  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青花瓷一直比较突出,随着身价的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在今年的某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终以6325万港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成交价高的拍品。不难发现,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够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场依旧行情火热,且极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倍受藏家欢迎。收藏投资青花瓷可将目光放在“清三代”(即康熙、雍正、干隆)时期的官窑精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