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青瓷器大盘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龙泉窑青瓷盘----------------价格:RMB5,480,000----日期:2017-03-15
明宣德青花轮花绶带扁壶--------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03-26
托/明浙瓷器托------------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7-20
托/明浙瓷器托------------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10-21
/明青瓷器三件----------------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7-07-15
近几年青瓷器大盘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青瓷器三件----------------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6-07
清龙泉窑青瓷盘等六件----------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7-13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价格:RMB2,440,000----日期:2017-02-26
明宣德青花轮花绶带扁壶--------价格:RMB5,850,000----日期:2016-01-23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6-07-25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
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元青花瓷属于奇货可居。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
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于将军山的明代黔宁王沐英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件国家一级文物一直是市博的镇馆之宝,也是足以留名中国陶瓷艺术史的一件杰作。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高拍卖纪录,也开始令元代青花瓷器走进更广泛的大众视野。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制品几可乱真。
器型: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