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瓷器陶瓷想拍卖怎么卖

时间:2017-12-18 08:48

  现在这种布局开始出现回报了。记得1998年一位香港资深藏家在伦敦做过一次高古瓷器的专场拍卖,其中一件宋代青白釉刻花梅瓶成交价约合38万港币。我们再看看这次宋瓷专场“漱玉供菊”之中成交的宋青白釉刻花梅瓶,估价是200至300万港元,成交价格则达到了904万。如果我们要介入艺术品投资这个圈子,这样的功课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好好地做才能有很好的回报。

  佳士德宋瓷专场“漱玉供菊”之中成交的宋青白釉刻花梅瓶,估价是200至300万港元,成交价格则达到了904万。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瓷器陶瓷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花人物故事罐----------------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6-01-12

  明成化斗彩葡萄杯--------------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07-16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价格:RMB2,430,000----日期:2017-05-06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6-12

  卢伟青花花鸟笔筒--------------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6-06-20

  近几年瓷器陶瓷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09-21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价格:RMB5,150,000----日期:2016-11-08

  FAMILLEROSE’A----价格:RMB2,960,000----日期:2016-01-17

  清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07-13

  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卉----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10-21

  古玩艺术品心2015春拍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瓶成交价:9190.116万元2015年已经过半,艺术市场上各大拍行春拍也相继收槌。瓷器板块,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瓶以1亿1388万港元(约合9190万人民币)的成交价占据2015上半年的排行榜头名,这一价格也成为宋代瓷器历史第三高拍卖成交价。高古瓷器的市场走高也被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古瓷市场回归理性的征兆。

  有人这样形容,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国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这部文明史的每一页都与陶瓷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的每次进步都会在陶瓷的身上找到它的影子,如古朴自然的秦汉以前的陶瓷、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齐的民国瓷器,都是当时社会的理想、审美情趣和科技能力的体现,是时代耀眼的光环,这就是文物收藏的史料价值所在。

  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罐上画的是战国著名学者鬼谷子一行下山的情景,画风细腻,构图取材自同时期的木刻版画。元代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据说,绘此图案的元代青花罐只有七件,此罐是此前没有任何纪录的第八件。

  元青花高的拍卖价格是多少元青花瓷在海外的拍卖行情一直很好,回顾元青花瓷拍卖情景,可以总结元青花拍卖所有的天价都是由外国人创下的。2003年9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1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交易的新纪录。2005年7月12日,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国伦敦以1568.8万英镑(合2.4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亚洲艺术品拍卖的高纪录,同时也是中国瓷器拍卖价高纪录。

  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此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重要的贡献之一。

  由于瓷器制作技术在中国的各种发明中工序为复杂,难度大,17—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西方仿制中国的其它发明均以成功,却还不能在欧洲手工工场中烧制出可以同中国瓷相媲美的同类产品,因此只能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瓷器也一度笑傲欧洲,独步世界,垄断了欧洲的工艺瓷与日用瓷市场,精美的瓷器在那时的西方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进口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17—18世界的欧洲,英文中国“china”成为了瓷器“porcelain”的代名词,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