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影响明朝青花瓷器价格的原因

时间:2017-12-18 07:27

  浏览明代青花瓷的拍卖纪录,创造天价的无一不是海外收藏家所藏。明永乐、宣德、成化及嘉靖青花之价位已令普通收藏者望而却步。明代瓷器中目前深具收藏潜力的板块正是正德青花瓷,较之成化朝青花瓷,正德青花瓷存世量少,大件更是屈指可数。许多海内外拍卖和收藏人士认为正德青花瓷一直是市场追宠的器物,必将是市场的下一个亮点。

  明晚期(1522~1620年)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万历朝历时均超过40年。嘉靖早期青花发色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万历青花工艺水平总体来说较前退步。明末(1621~1644年)天启、崇祯两朝社会动荡,瓷业萧条,青花发色多晕散,胎质较粗疏,故此一时期的青花瓷拍卖纪录乏善可陈。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朝青花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朝17世纪青花文人山水------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7-03-28

  明朝青花四鱼缠莲纹棱口盘------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9-11

  明朝曆17世纪青花三友--------价格:RMB4,460,000----日期:2016-11-25

  明朝青花鼎形炉与青花----------价格:RMB5,290,000----日期:2016-02-18

  明朝历16世纪青花------------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1-27

  近几年明朝青花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朝17世纪青花文人山水------价格:RMB5,470,000----日期:2017-10-28

  明朝嘉靖青花缠枝莲荷纹罐------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11-17

  明朝历/转变期青花缠----------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7-10-23

  明朝17世纪青花文人山水------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05-23

  明朝青花鼎形炉与青花----------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7-10-28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随后,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以2306万元成交。2010年,一件“清干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上海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866亿港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又以1.41亿港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成交。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官窑瓷器工整精细,民窑瓷粗犷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至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大唐德为“空白期”至中期(1436-1521年),嘉靖至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年康熙20年明朝彻底灭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因施色多为釉下工艺而永无褪色,纹饰采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绘。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审美文化在文学、艺术、工艺,及衣、食、住、行,乃至哲学、美学思想上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它体现了原来相互排斥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开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过渡,也就是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质朴、世俗向典雅、华丽、纯艺术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要求思想解放,打破理学的一统天下,从空中楼阁回到现实世界,他们的诗文书画中原本具有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则由展示人的精神世界向描绘世俗的人情物理的方向发展,从贵族文艺向市民文艺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