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越窑青瓷羊哪里能拍卖安全交易

时间:2017-12-17 08:46

  《春秋繁露》云:“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其意思是:小羊在母羊身边吃奶时是跪着的,表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比感谢。因此,羊,成为仁慈之象征。这尊跪伏着的青瓷羊,就向世人传递着这样一种美德。

  近年来,上虞区加大对青瓷产业培育力度,着力把青瓷文化打造成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城市名片,提升上虞越窑青瓷的影响力,不断推动“人文上虞”建设。区委书记孙云耀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充分认清传承发展青瓷文化的重大意义,把传承发展青瓷文化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作为‘人文上虞’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突破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致力于将越窑青瓷打造成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个产业,打造成为彰显上虞城市特色的重要名片。”

  我国学界传统说法认为东汉时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过渡,这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上虞小仙坛窑址为代表的宁绍平原东部地区,已经烧制出成熟瓷器。小仙坛、上林湖等地有20余处越窑遗址,可见那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越窑烧制中心区域。

  羊是人类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羊可承载艺术,因此很早便走入人类视野,斑驳的岩画中,有它们壮硕的身影。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形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羊的各种形象更是随处可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象之一。

  越窑青瓷羊在东汉、三国、两晋烧造,墓葬里不时的实物,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权贵们对此物之偏爱。这尊东晋越窑青瓷羊是安徽宣城市博物馆的一级文物,属东晋时期的生活用具。此尊青瓷羊于1986年元月在宣城市西郊石板桥狮子冲东晋墓。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3.6厘米。昂首,大弯角,睁目,抿嘴,颌下有须如钉状,跪伏状,腹侧刻划两翼纹饰,角上饰有斜线纹,头顶有一圆孔,用以安插蜡烛,尾巴微微上卷,器身通体施青色釉,眼珠点黑色釉,整个器物造型优雅,美观生动,堪称一绝,可以说是越窑鼎盛时期的杰作。

  西晋时期,在浙江境内形成越窑、瓯窑和婺州窑三大窑系,所产青瓷釉色大都为淡青色或青白色,恬淡清雅。婺州窑青瓷在红色胎土上施化妆土,使烧造的青瓷釉层饱满滋润。德清窑的崛起及宜兴均山窑的壮大,反映出两晋青瓷已趋于普及。

  江浙的青瓷在东晋时期得到更大发展,相对于西晋而言,施釉厚而均匀,呈现较深的绿色,并开始出现全釉瓷器。在明朗的青色釉中,饰以规则的褐斑釉,色彩纯净、明丽、雅致,装饰风格尤为独特。瓯江一带青瓷,釉色淡绿中泛蓝,为“翠峰天青”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