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彩瓷收藏行情大涨,早在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就已被拍至4150万港元;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当时粉彩瓷器的市场高价;2011年佳士得春拍上为人所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估价高达2亿元,至今也仍传为行业佳话;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这些藏品虽不是晚清时期作品,但足以可见粉彩市场的认可度。
嘉庆朝粉彩瓷器近年跟从乾隆粉彩一路走高,精品现已简直可与乾隆精品比肩同高,嘉庆前期乾隆皇帝退位做了太上皇,这期间粉彩瓷器不管器型、标准、款式等简直延续了乾隆晚期的个性和特质,质量也较为优异,在乾隆粉彩日益高涨的今日顺势提价也合情合理。可是嘉庆粉彩究竟存量较多并且难以保证质量悉数精美完美,因此很多中档官窑烧制水平良莠不齐,除却少量观赏用立件精品外,别的惯例用瓷报价也根本未有太大涨幅,跟着国内藏家保藏理念日益理性化,一些十几万至几十万元的中端瓷器的境况会有些为难,也许抗风险性会弱一些。而道光、咸丰以后直至光绪宣统彩瓷亦存在以上状况,单个很精彩的种类也许会高至百万乃至数百万。可是仅作为个例看待,大多数档次通常的瓷器价位都横盘在中低端,涨幅亦非常有限。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乾隆粉彩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7-06-06
粉彩盂兰盆供器七件------------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7-01-20
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5-18
粉彩盂兰盆供器七件------------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7-09-18
粉红地「锦上添花」粉彩通景----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10-21
近几年乾隆粉彩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6-01-26
清乾隆粉彩花鸟纹双耳瓶--------价格:RMB5,590,000----日期:2017-04-24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花卉纹双----价格:RMB5,810,000----日期:2017-04-27
粉彩盂兰盆供器七件------------价格:RMB4,380,000----日期:2016-04-15
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价格:RMB3,970,000----日期:2016-11-01
嘉庆朝粉彩瓷器近年跟从乾隆粉彩一路走高,精品现已简直可与乾隆精品比肩同高,嘉庆前期乾隆皇帝退位做了太上皇,这期间粉彩瓷器不管器型、标准、款式等简直延续了乾隆晚期的个性和特质,质量也较为优异,在乾隆粉彩日益高涨的今日顺势提价也合情合理。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皇帝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相信目前在市场热烈渴望雍正彩瓷精品的状态下,这件直径仅仅9公分的孤品若论珍贵程度几乎不输于Endo.T、Paul&HelenBernat、陈仁涛递藏那对5072万港元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在雍正粉彩瓷器中除却那些的珍品,雍正粉彩瓷器小趴件中的盘、盒、杯等常规品种,只要品相完好,随着雍正瓷器价格历年稳步抬升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即使百万元也是精品难求了。
粉彩瓷又称“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搪瓷彩瓷制造技术的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雍正期间发展老练,乾隆期间到达鼎盛,后历朝盛行不衰。粉彩瓷器尽管不像御制瓷搪瓷彩瓷相同工序繁杂和用料考究、昂贵,但同作为主要的瓷器品类,仍备受藏家喜爱。
嘉庆朝粉彩瓷器近年跟随乾隆粉彩一路走高,精品已经几乎可与乾隆精品比肩同高,嘉庆前期乾隆皇帝退位做了太上皇,这时期粉彩瓷器无论器型、规格、样式等几乎延续了乾隆晚期的风格和特质,质量也颇为,在乾隆粉彩日益高涨的今天顺势涨价也合情合理。但是嘉庆粉彩毕竟存量较多而且难以保证质量悉数精致完美,因而众多中档官窑烧制水平参差不齐,除却少数观赏用立件精品外,其他常规用瓷价格也基本未有太大涨幅,随着国内藏家收藏理念日益理性化,一些十几万至几十万元的中端瓷器的处境会有些尴尬,可能抗风险性会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