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黄釉瓷与成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深,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较之成化时期那类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与正德、嘉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要浅淡,可以说弘治时期的黄釉深浅适中,恰到好处,因此在陶瓷历史上常把它作为明代黄釉的典型。
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径有达80厘米的),器形之巨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棒盒、方斗杯、灯台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弘治黄釉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弘治黄釉盘------------------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5-24
明弘治黄釉敞口盘--------------价格:RMB5,370,000----日期:2016-04-25
明弘治娇黄釉盘----------------价格:RMB5,420,000----日期:2017-04-23
明弘治黄釉盘------------------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7-04-04
明弘治黄釉宫碗----------------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7-09-02
近几年弘治黄釉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弘治黄釉敞口盘--------------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2-24
黄釉碗------------------------价格:RMB4,980,000----日期:2017-06-13
明弘治鸡油黄釉盘--------------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7-04
明弘治黄釉宫碗----------------价格:RMB5,990,000----日期:2016-10-28
明弘治黄釉宫碗----------------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6-05-11
在封建社会,黄色是至尊之色,是帝王专用色。因此,从明代开始,当真正意义上的黄釉瓷烧制成功以后,黄釉瓷器便成为宫廷用瓷,为皇家所垄断,决不许民间使用。特别是明清时期,皇宫的一切,包括龙袍、龙椅、御辇等,甚至是紫禁城里面的琉璃瓦,都是以黄色为主色,直到现在,黄色和红色也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主色调。在古代民窑烧制瓷器时即使可用金彩,但是也不可以用黄釉。
黄釉瓷器以其靓丽的色彩、“皇气”的尊贵品格,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已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中,尽管以明清瓷器市场行情日益走高,但市场价位相对仍然较低,升值空间还很大,抓住机会,就将占领未来艺术品市场投资的先机!
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部经理告诉笔者,此对黄釉暗刻龙纹盘是从一位资深收藏家手中征集到的。在御宝轩艺术品展厅里,此盘安静的“站”立着,却不知来往的观赏者,或顿足观赏,或品头论足,或若有所思的静静欣赏,只因被它的气质所感染。
黄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大约八百摄氏度的低温中烧制而成。"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是皇家控制严格的一种釉色,专为皇帝日用或祭祀使用。黄釉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以弘治朝为有名,其色泽均匀娇艳,因采用浇釉法施釉,故又称为"浇黄"或"娇黄"。
黄色在中国一向是“帝王之色”,还是你我肤色,代表着炎黄子孙。它是土地的颜色,当然也是金子的颜色。所以皇帝要垄断黄色,就很好理解了。
明代弘治年间的黄釉瓷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光洁度好,达到历史的高水平,由于其色调较淡,而显得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又称为“娇黄”、“鸡油黄”、“浇黄”。到清代黄釉瓷达到了一个顶峰。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在器型、纹饰上面有所创新,品种也随之增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