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3 10:15
口述历史,细说“胜利杯”
亲手绘制图样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为定制生活用瓷确有其事。“用瓷”产地主要有二:一是江西景德镇;二是湖南醴陵。景德镇人爱提及“7501”,而醴陵人则更念念不忘与家乡不舍的情缘。
曾3次到醴陵
建国后特别关照,重振醴陵瓷业
据1995年版《醴陵市志》记载,一生曾3次到醴陵,对醴陵的风土人情都很熟悉。
“800万元,成交!”随着拍卖师“啪”地落槌,一组釉下五彩毛瓷碗被一位台湾神秘买家收入囊中,成为昨日湘瓷湘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成交价高的拍品,也创下了湘瓷单件成交价。昨日,100件湘瓷湘绣艺术精品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开槌,终以69%成交率和2478万元总成交额,精彩舞出境外拍卖市场“首秀”,也成为2013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周一大亮点。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市委、宣传部长张湘涛出席。
根据醴陵陶瓷研究所原所长李维善的回忆文章,我们可以得知,建国后,也是在的关怀下,醴陵才成立瓷器公司的。
1956年,到南方考察,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副省长尚子锦、轻工厅副厅长杨第甫等赶到上海,向汇报工作。主动提到醴陵的瓷业,说“醴陵的釉下彩是得过国际金奖的,现在怎么样?”听完汇报后,他还指示可以试办一个地方公司。
1956年,全国惟一能烧制釉下五彩的醴陵群力瓷厂组建完成。到了上世纪70年代,醴陵的瓷业己发展到相当规模,产品远销海外,成了中国第二大瓷都,还称为新中国的“红色官窑”。
湘绣,作为中国古老的刺绣艺术,已拥有25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丝润色,在丝与线的起落穿插中,独创的狮虎绣绝技无人能及,双面全异绣等绝活被誉为“令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湘瓷以长沙铜官窑、中国红、醴陵釉下五彩等为代表。“毛瓷”更是业界闻名遐迩的上的明珠。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官窑与民窑就有很大区别,官窑不计成本,其质量、造型、画工和烧制过程都特别讲究,而且成品均由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都极高。而“红色官窑”的醴陵人与的感情深厚,在制作用瓷时自然更是不遗余力。
上月底,在醴陵瓷博会期间,记者见到了被大家尊称为“陶瓷泰斗”的张守智教授,听他亲口讲述了当年他所亲历的故事。
张守智教授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馆用瓷”、的“中国驻外用瓷”、“国宴瓷”等国家任务的设计和监制工作。今年83岁的张教授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说起陶瓷,仍旧记忆深刻,滔滔不绝。
当拍卖师宣布720万元底价后,引起全场一片骚动,坐在后排的嘉宾纷纷伸长脖子观看幻灯片上展示的拍品。拍卖师话音落下就有人应价。“750万!”随后坐在前排的一位先生举起了竞价牌。“800万!”终,这件毛瓷被“7398”号牌买家拍得,成交价定格在800万元。据了解,这位先生来自上海,他只是被委托人,真正的买家来自台湾,全场只举了一次牌,真是有的放矢、志在必得。
在拍卖现场,记者采访了这件拍品冠军的卖主——长沙收藏家罗玉其,对于这个价格,他觉得有些遗憾。“低于我的预期,但是能在国际上亮相、成功拍卖,为湘瓷知名度,提高湖南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也值得了。”
两位买家上演你争我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