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
2011年,又一件“乾隆年制古月轩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胆瓶”估价1.8亿元港币,成交价为2亿元港币,这些活生生的数据足以说明了市场对乾隆时期价值的高度肯定与需求。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代珐琅彩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RMB3,980,000----日期:2016-12-11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6-02-19
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卉----价格:RMB5,870,000----日期:2016-06-09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音----价格:RMB4,960,000----日期:2016-06-28
近几年明代珐琅彩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代珐琅彩双耳铜炉------------价格:RMB4,720,000----日期:2017-07-03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6-08-13
明代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双螭----价格:RMB5,340,000----日期:2016-01-17
明代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双螭----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7-10-12
珐琅彩瓷器的前身为景泰蓝,早出现在明代,正式起于清代康熙年间,盛于雍正、乾隆年间,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高水平。因制作工艺极度费工,自乾隆以后珐琅彩就销声匿迹了。后世虽然屡有仿制,但与当年工艺相去甚远。
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此外,2006年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而此前估价仅为80-100万元港币。
我国烧造彩瓷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巅峰,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在这群芳璀璨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株美丽典雅,血统高贵的奇葩——那就是清宫珐琅彩,它那近乎于脱胎的轻薄,来源于宫廷的彩绘,一丝不苟,细如毫芒,所有的烧造工序都出类拔萃,创造了中国瓷器彩绘的伟大奇迹,被世人誉为“彩瓷皇后”。
精工细作的纹饰为此梅瓶的一大亮点。梅瓶采用雕刻、堆塑、模贴、画珐琅彩、描金等工艺。通体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瓶口瓶底均施乌金釉,风格繁缛华丽。中心主图案堆塑画珐琅彩描金飞龙,龙爪飞舞在百花丛中,龙首上扬,龙眼突出,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飞龙若有叱咤风云之势,仿佛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飞龙搭配珐琅彩描金宝相花组成的锦上添花装饰手法,繁密的花饰图案恰好盖住乌金釉的深沉,彰显出高贵、华丽、稳重、典雅的皇家风范。
1.41亿港元。时隔半年,秋拍,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成交价几乎翻倍。该拍品既是瓷器秋拍截至目前的价格之王,也是明代瓷器全球第二高拍卖成交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