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碗,明代宣德时创烧的瓷碗。多为皇宫所用,故称“宫碗”。器物造型精巧端正,口外撇,腹部深宽。到正德时,制作更加规范化,成为这时期瓷器中的佳品,直至清时期也非常流行。珐琅彩,亦称瓷胎画,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胎骨密坚,瓷质细腻,画法精湛,画面色泽艳丽,画工逼真写实,富有质感。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乾隆年制珐琅彩碗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6-03-11
清珐琅彩花卉坛大清乾隆--------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6-04-22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价格:RMB5,960,000----日期:2017-01-27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6-14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6-03-18
近几年乾隆年制珐琅彩碗市场成交的价格: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5,730,000----日期:2016-11-09
清乾隆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6-11-24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价格:RMB2,740,000----日期:2017-06-28
清珐琅彩花卉坛大清乾隆--------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7-06-04
民国乾隆年制款珐琅彩壶--------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7-09-24
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贵,艺术水平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所以在现在收藏市场上炙手可热。早在2006年,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就拍出了1.5123亿港元的天价。
我国烧造彩瓷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巅峰,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新局面。
高价藏品的成交并非偶然,市场上珍品极少却偶能碰见。据了解,北京御宝轩正在展出一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宫碗,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宽阔,器形规整、文雅精巧,对照以上几件天价藏品,此件宫碗并不逊色,且有独特之处。此珐琅彩宫碗釉色温润,采用当时的国产珐琅料绘制,外壁橘黄色釉面上满绘缠枝花卉纹,色彩艳丽,花纹绚丽,更有翩翩起舞的蝴蝶相伴,所谓百花争艳,竞相开放,淡淡的清香似乎扑鼻而来,还“惹”来了蜻蜓和蝴蝶,十分热闹。宫碗底部施绿松石釉,这在瓷器上极为罕见,进一步成就了此碗的完美。
此外,2006年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2011年,又一件“乾隆年制古月轩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胆瓶”估价1.8亿元港币,成交价为2亿元港币,这些活生生的数据足以说明了市场对乾隆时期价值的高度肯定与需求。
由此规定,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解运至京后,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再由宫廷画师依样画到瓷器上,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但是,在瓷质坯上用珐琅彩釉进行绘画,比起铜胎上作画难度大很多,入窑后烧造时间极难掌握。因此,经过反复实践,直到康熙末年1720年,瓷胎画珐琅才烧制成功,终了却了康熙帝长达30年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