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哪家机构拍卖清雍正珐琅彩碗快

时间:2017-12-19 04:19

  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清乾隆年间的一对珐琅彩人物橄榄瓶经过9次举牌终以1370万元被一神秘男子拍走。此前估价约为1000万左右,可见乾隆年间橄榄瓶的艺术魅力价值。另一件让人值得高兴的事,在香港苏富比一件清朝雍正年制的粉彩蝠桃“福寿”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价格成交,创清朝瓷器拍卖价格世界高纪录。1998年于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牡丹纹碗以7,671,900RMB价格成交。2013年于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以59,380,080RMB天价成交.

  英国资深行家GerardHawthorn表示,这只珐琅彩碗是他1970年代初期在KensingtonChurchStreet上的古董店以3英镑购得,再以9英镑卖给一起在SydneyMoss古董店任职的同事DonaldBonney,1986年Bonney先生再转让给现货主。他说那个时候都认为是民国仿,它今天7500万港元在香港佳士得落槌成交。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雍正珐琅彩碗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黄地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2-05

  雍正松石绿地花卉珐琅彩碗------价格:RMB5,920,000----日期:2017-09-20

  民国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05-21

  雍正松石绿地珐琅彩碗----------价格:RMB3,230,000----日期:2016-05-15

  雍正款珐琅彩碗----------------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7-06-06

  近几年清雍正珐琅彩碗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1,970,000----日期:2017-02-10

  花蝶纹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4,160,000----日期:2016-05-09

  花蝶纹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11-23

  红地花卉纹珐琅彩碗------------价格:RMB1,270,000----日期:2016-03-11

  民国珐琅彩碗一对--------------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01-28

  清康熙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瓷胎比明代胎质更加坚硬精细、颜色更加洁白;瓷釉和瓷胎结合得特别紧密,比明代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瓷彩方面,不但继承了以前的彩色,还创制出珐琅彩、粉彩等新的彩色品种。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蓝料款。雍正珐琅彩款识一般为青花或蓝料彩双方栏“雍正年制”和“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宋体)款,后者甚少;同时亦有少量“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雍正时粉彩器物没有“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的,一般均为“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遇到六字楷书款的器物就要结合彩料的特点来综合分析了。

  高足盘为我国古代陶瓷的传统造型,隋代即有烧制,以后各朝历代烧制不断。珐琅彩瓷器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康雍乾三代的盛世景象。著名古瓷专家叶佩兰女士对珐琅彩瓷器做过如下评价,“宫廷秘藏,制作不易,传世极少,难以估量其价格”。据2012年拍卖年鉴记载,一件清乾隆蓝地珐琅彩双龙莲纹碗以人民币50,236,740.00元成交。由此可见,珐琅彩瓷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正不断升高.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收藏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珐琅彩现,必见天价。”何以产生这种现象呢?从珐琅彩的起源在到其堪称完美的制作工艺都足以说明其珍贵性;从清康熙时期到清雍正时期到清乾隆时期的不同特点,均说明其历史性;而与五彩瓷、粉彩之间不同的比较,则说明其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带来了珐琅彩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