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8 03:52
此外南宋皇陵亦发现官窑龙纹盘。
从官窑传世器物来看,以小件器皿居多,大件只占少数。器物有各式瓶,如直颈瓶、弦纹瓶、瓜棱瓶、贯耳瓶、八方贯耳瓶、投壶、各式盘、碗、洗、碟,盘、碗、洗、碟都有圆口与葵口之分,洗更有菱花式、直口、折沿、高式、矮式等多种形式。此外有方盆、盏托、双鱼耳炉、三足炉等。印花及划花装饰主要见于盘、洗的里心。
窑址在北京乌龟山,是南宋时期设立的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从官窑去器物的胎釉成分看,采用北京乌龟山的紫金土与瓷石配成,故胎中氧化硅与氧化铁含量较高,因而出现紫口铁足。官窑器物的釉属石灰釉,釉的特点是厚如堆脂,有片纹,纹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异造成的,其纹片的大小与胎釉的膨胀系数值差有关。
宋代有刻花双龙抢珠龙柄、咸平三年李后陵划花龙纹盘,划花刀法细腻,印花有起伏层次。还有划花龙纹执壶。
是宋代南方的著名瓷窑,宋代以烧制青白釉瓷器为主,产品有各式瓶、壶、罐、盒、盘、碟、碗、炉、水丞、枕、盏托、谷仓、香薰、钵等,装饰有刻划花、印花。龙纹器物有龙凤纹盘碗、仿定窑夔龙纹洗、堆塑四灵瓶、堆塑俑龙瓶。四灵瓶,塔式盖,瓶肩部堆塑青龙、朱雀、玄武四灵,瓶身刻篦纹地和阳文四季花卉。是景德镇1964年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枢密使汪澈墓所出。青白釉魂瓶,瓶上部下方饰十二人俑、俑上塑行龙绕于云间,另饰鸡、犬、龟等动物。该器物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福建地区瓷窑亦烧制青白釉龙纹壶。壶,直颈,圆腹,圈足。腹部起六条凸弦纹,肩部饰一条绳纹装饰,颈部饰一条蟠龙,龙形象草率。
宋代是我国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已经出现专为皇室烧造瓷器的瓷窑。为皇室烧造瓷器,成为龙纹大量出现的背景条件。越窑、官窑、定窑、耀州窑进贡朝廷的瓷器中有大量的龙纹器物。此外龙泉窑、磁州窑等民间瓷窑也烧造龙纹器物。
官窑的先进工艺直接影响了龙泉窑,已发现龙泉的大窑、新亭、岙底、杉树、连山和溪口瓦窑坪、骷髅湾、李家山等窑均仿官窑黑胎青瓷,其中以瓦窑坪等仿官窑器物为主,大窑烧制的白胎青瓷从器形、纹饰和多次上釉、支烧方法诸方面均受官窑影响。
龙泉窑釉的配方为石灰碱釉,胎较好,釉透明度好,可以清晰地表现刻划花、贴花和印花装饰。龙泉窑带有龙纹的器物宋代主要有龙虎瓶。瓶长腹,有盖,圈足。颈肩部堆塑一条龙和一只虎,俗称龙虎瓶。有的堆塑一条游龙,瓶腹部一般饰有莲瓣纹。
台北鸿禧美术馆收藏的官窑龙纹洗,腹径20.2厘米。器形直口直壁,平底,宽浅圈足,底心有六个细小的支烧痕,外周五个,中心一个。釉色青蓝而滋润。洗中心印有团龙纹,龙为三爪,盘曲,龙纹处有几个缩釉,露紫黑色胎。尽管印纹不很清晰,但依稀可见,不失为官窑器物中仅见的几件带有装饰的器物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