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时,宫廷藏品目录《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的记载,清代乾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
传世的“宋哥窑”与“宋官窑”一样,迄今未曾发现确切的窑址,既没有在文献《天工开物》记载的地区——浙江省龙泉县觅到遗址和残片,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故至今还难以从考古角度寻找科学的佐证材料。我们只有偶尔在拍卖会上能一睹其风采。1992年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拍出1000多万元港币,20多年前的这个价格可谓价值连城。如今的价值已不言而喻。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宋代瓷器哥窑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宋代哥窑葵花洗----------------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6-05-10
宋哥窑贯耳尊------------------价格:RMB3,430,000----日期:2016-12-11
仿哥窑釉花棱双耳扁壶----------价格:RMB4,250,000----日期:2017-05-12
哥窑胆瓶----------------------价格:RMB5,550,000----日期:2017-10-20
哥窑胆瓶----------------------价格:RMB3,180,000----日期:2017-10-17
近几年宋代瓷器哥窑市场成交的价格:
仿哥窑釉花棱双耳扁壶----------价格:RMB4,430,000----日期:2016-01-17
宋哥窑黄釉洗------------------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01-08
哥窑三羊开泰尊----------------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1-09
宋代哥窑葵花洗----------------价格:RMB5,350,000----日期:2016-11-14
哥窑三羊开泰尊----------------价格:RMB4,830,000----日期:2016-12-25
关于哥窑的开片,还有很多传说。有一说是章生一、章生二兄弟造青瓷,各有成就。哥哥忠厚,瓷器卖得好,弟弟顿生妒意,就抓了一把黏土搁在釉缸里,这样开窑后就会使釉面开裂。本来开裂了是个缺陷,没想到被推到极高的地位,反而卖得更好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弟弟在开窑前往里泼水,使釉面炸裂。这些实际都是一些外行的说法。外行不知道烧造的工艺,这个工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哥窑之所以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具神秘感,自有它的原因。首先,哥窑窑址至今尚未被真正发现。尽管历代史书对此有所记载,但现实当中,被确定是宋代哥窑的遗址始终没被挖掘出来。其次,文物界讲究“物以稀为贵”。哥窑文物的存世量极少,全世界也不过百件。数量远少于藏家心目中异常珍罕的“元青花”。再次,哥窑瓷器的烧制工艺也很繁杂。它成器之后那种浑然天成的开片及裂纹即便是由经验丰富且老到的工匠操控,也不一定能呈现预期的艺术效果。
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
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还原,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官窑和哥窑瓷器成交的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多与少并不完全受市场火爆与否的影响。任何时候出现,它们都是明星,成交过千万元往往不在话下。近年来是官窑器物大展光辉的时期,这期间有6件器物的成交价突破了1000万元。其中,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在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以20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内地拍卖市场官窑器物的高成交记录。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搥瓶更是以约合人民币6077万元创下了官窑瓷器的世界高记录,至今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