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古琴去哪里拍卖可靠

时间:2017-12-15 03:07

  行内通常用两个“三千”来描述古琴。一是古琴有三千年历史。《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礼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所以古琴就有了五根弦——宫、商、角、徵、羽。周代时期,周文王思念儿子伯邑考,觉得五根琴弦已经表达不了其思念之情,于是加了一弦;武王伐纣时,为了鼓舞士气就又加了一弦,所以古琴的六弦、七弦又称文弦、武弦。至东汉时期,古琴七根弦、十三个徽的形制已基本稳定,且一直延续至今。二是古琴流传至今遗存有三千多首曲谱,如《流水》《幽兰》《广陵散》《离骚》《阳春》《胡笳十八拍》等,让后人得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

  评定古琴价值,并非年代越老越好,其材质、工艺、品相、年代、式样以及流传情况等都是重要因素。

  在藝術品市場中,原本“羞於”買賣的古琴也大大方方待價而沽。“七八年前,一把普通古琴也就幾萬元,但當時大家都覺得貴。老師勸我們買,但隻有少數幾個人掏了腰包。”張先生回憶稱,自己當年雖愛好古琴但不懂得分辨其價值高低,還處於人雲亦雲的階段,但是現在一把清代的名琴至少要幾十萬元甚至過百萬元。“年代越久遠的琴越珍貴,存世量也越少。像已知唐代的也就不超過20把,絕大多數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其余年代的古琴數量應該不超過2000把。”另一位藏家陳女士也表示,以前都覺得古琴就是件樂器,哪有字畫和陶瓷值錢,因此很多懂行的人用很低的價格從民間收走了許多老琴。相對而言,明代文人制琴款式多樣,尚有一定數量留存,如今成為拍賣市場中的主力。“像西洋樂器中身價很高的意大利名家手工制作的小提琴,動輒拍出百萬元、千萬元的高價,而我們中國的古琴歷史為悠久,如果市場做起來,升值空間應該更大。”她的話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古琴收藏者的想法。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古琴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蕉叶琴------------------------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10-12

  兰亭序巨杯----------------价格:RMB2,430,000----日期:2017-09-03

  兰亭序巨杯----------------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6-06-10

  古琴--------------------------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7-07-27

  仲尼式虎啸琴杉木制------------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07-25

  近几年古琴市场成交的价格:

  朱晦翁藏仲尼式琴--------------价格:RMB4,170,000----日期:2016-06-12

  朱晦翁藏仲尼式琴朱晦翁藏仲----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7-09-13

  明·潞王中和琴----------------价格:RMB5,590,000----日期:2016-04-03

  蕉叶琴------------------------价格:RMB4,720,000----日期:2016-09-06

  古琴--------------------------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6-07-11

  去年年底,北京古玩2014秋拍“孔颜乐处——乾隆御书房五器”举槌,其中“明清乾隆御赏头等十六号月露知音琴”以19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终以2880万元落槌价成交,加上佣金共计3312万元。5年前,这把“月露知音”古琴在2009年嘉德秋拍上以2184万元成交。其为近年古琴高价成交又刷新一个千万级纪录。

  业内人士表示,在欧洲一张300年左右的小提琴,市场拍卖价就达到两三千万欧元,而国内唐代古琴有1000多年的历史,拍卖价刚过亿元。随着藏家对古琴认知的加深,未来古琴收藏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古琴文化内涵深刻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位列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之首,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3000余年不曾中断,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追求和清供。史载,孔子、蔡邕、蔡文姬、诸葛亮、嵇康、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等历代名人,都是弹琴高手。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话知音、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的故事更被传为千古佳话。

  南音是主要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的一个乐种。它来源于古老的宫廷燕乐,由历代因战乱南迁的中原大姓带去,与当地文化融合而落地生根。南音的主要乐器琵琶,不是今天常见的竖抱直项琵琶,而是古画里的横抱曲项琵琶。琵琶之外,有洞箫、二弦、三弦、拍板、扁鼓以及一些金属打击乐器,还有歌者和舞者。古书所记:“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与南音的演奏形式相仿佛。南音并无古琴,二者若相遇,将会以什么方式“对话”,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虽说乍一听“古琴”,没有书画瓷器“混”得那般火热,但因其风雅至极,且相对冷门,所以近年来它已成长为非常不错的另类投资好标的。来看一组让你“鼻血横飞”的拍卖数据吧:2003年北京古玩古玩心春拍会,一张唐朝“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成交,创当时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同年11月,王世襄所藏唐代“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成交。2010年,一张北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天价成交,这也是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1年,那张牛逼哄哄的“大圣遗音”琴再次出山,拍得1.15亿元,再创古琴当世辉煌……

  古琴研究专家吕宏望提醒新晋藏家古琴收藏造假很多,收藏者要多留心眼。老琴用的是上好大漆,以前的生漆是剧毒植物炼制,经过百年磨砺,往往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并且仍不失木质芬芳。货要人为制造亮泽和木头裂纹,往往要用现代化学品,因此鉴别古琴,“闻”是关键之一。此外,老琴声音较深沉,既润且透,这是由于经过多年弹奏其木质已经非常松透,弹琴高手往往一上手就从音色中判断是否老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