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古琴拍卖价格现在新情况

时间:2017-12-14 05:13

  去年年底,北京古玩2014秋拍“孔颜乐处——乾隆御书房五器”举槌,其中“明清乾隆御赏头等十六号月露知音琴”以19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终以2880万元落槌价成交,加上佣金共计3312万元。5年前,这把“月露知音”古琴在2009年嘉德秋拍上以2184万元成交。其为近年古琴高价成交又刷新一个千万级纪录。

  今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的一场演出中,上演了一次“古琴与南音的对话”,悬念解开。分别演奏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的4位乐手依次出场,盘膝席地而坐,而后歌者执拍板缓缓上场,无伴奏吟唱着《诗经·国风·野有蔓草》,继而乐声起,歌者击板而唱《诗经·秦风·蒹葭》。以本嗓发声的吟唱,含蓄、深沉而又悠远。4位乐手端庄肃穆的身姿,凝神专注的演奏,使整台音乐呈现出静穆之美,令听者之心渐归宁静。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古琴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潞王中和琴----------------价格:RMB4,640,000----日期:2016-05-03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8-22

  兰亭序巨杯----------------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07-02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6-04-01

  宋·査阜西赠张充和寒泉琴------价格:RMB4,510,000----日期:2016-05-13

  近几年古琴市场成交的价格:

  月露知音琴--------------------价格:RMB4,870,000----日期:2017-08-23

  潞王制仲尼式“中和”琴--------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5-23

  古琴--------------------------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8-10

  月露知音琴--------------------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11-03

  古琴--------------------------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6-08-14

  收藏古琴多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久平放,以免“塌腰”。有的藏家只知重金收藏古琴,却不懂用心抚琴,远离了以人心解琴心、以琴心修人心的雅致琴道。古人抚琴,须衣冠整齐,焚香净手,心不外想,与今人抚琴大相径庭。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在古代,琴担负了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职业琴家薛易简《琴诀》谓之:“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数千年来,古琴已成为传承文化精神、修身养性的一种道器。

  古琴研究专家吕宏望提醒新晋藏家古琴收藏造假很多,收藏者要多留心眼。老琴用的是上好大漆,以前的生漆是剧毒植物炼制,经过百年磨砺,往往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并且仍不失木质芬芳。货要人为制造亮泽和木头裂纹,往往要用现代化学品,因此鉴别古琴,“闻”是关键之一。此外,老琴声音较深沉,既润且透,这是由于经过多年弹奏其木质已经非常松透,弹琴高手往往一上手就从音色中判断是否老琴。

  回顾北京古玩古玩心2009年春拍,一把唐“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同年11月,王世襄藏唐“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成交。此后,北京匡时、北京永乐、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内地拍卖公司不断上拍古琴,甚至举办专场,古琴的价值也逐渐彰显。近几年,古琴的价格更是从十万、百万、千万级别跨入了亿元门槛。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证明了古琴所潜藏的“爆发力”。

  这时,青年女古琴家林晨上场,坐在舞台外侧。南音的4位乐手也移向舞台两边,中间留给了舞者。这是梨园乐舞《嫦娥奔月》。

  琵琶声起,我听到了古琴沉厚圆润的声音。渐渐地,二弦开始拉出旋律,古琴以泛音或应和,或从乐句中衍生出另一个旋律与之“对话”,之后三弦、箫依次加入,古琴始终自然地融入到南音“上四管”小家族中,不争奇不斗艳,也不躲闪犹豫,而是坦然大方地展示着它古雅雍容的本色,为南音相对高亮的音色补充进一抹沉稳醇厚,终成就了这场美妙的合乐——古琴与南音的首次相遇原来是这样的,这对于两门古老的艺术都是一次新鲜的尝试。

  在藝術品市場中,原本“羞於”買賣的古琴也大大方方待價而沽。“七八年前,一把普通古琴也就幾萬元,但當時大家都覺得貴。老師勸我們買,但隻有少數幾個人掏了腰包。”張先生回憶稱,自己當年雖愛好古琴但不懂得分辨其價值高低,還處於人雲亦雲的階段,但是現在一把清代的名琴至少要幾十萬元甚至過百萬元。“年代越久遠的琴越珍貴,存世量也越少。像已知唐代的也就不超過20把,絕大多數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其余年代的古琴數量應該不超過2000把。”另一位藏家陳女士也表示,以前都覺得古琴就是件樂器,哪有字畫和陶瓷值錢,因此很多懂行的人用很低的價格從民間收走了許多老琴。相對而言,明代文人制琴款式多樣,尚有一定數量留存,如今成為拍賣市場中的主力。“像西洋樂器中身價很高的意大利名家手工制作的小提琴,動輒拍出百萬元、千萬元的高價,而我們中國的古琴歷史為悠久,如果市場做起來,升值空間應該更大。”她的話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古琴收藏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