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林风眠的《渔获》以2140万港币成交。近几年,林风眠的作品屡现拍场,不断创个人成交价格新高。但专家认为,林风眠相比同期艺术家与其弟子,其作品价格目前并不高,甚至不敌学生作品。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林风眠的作品显然被严重低估。
“造型上,他没有用传统的笔墨,而是进行有大面积的面和线形式感的实践,运用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的构成原则,并吸取了很多中国传统民间元素,比如皮影、剪纸等。从题材上,作品一直贯穿了一种天真的趣味在里面。”于洋说。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林凤眠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心设色--------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7-04-03
林风眠渔获油彩画布------------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7-05-21
近几年林凤眠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林风眠渔获油彩画布------------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6-04-22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心设色--------价格:RMB4,280,000----日期:2017-10-16
林风眠渔获油彩画布------------价格:RMB5,370,000----日期:2016-02-23
林风眠少女花鸟六帧册页--------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7-05-22
林凤眠闲情二幅镜心设色--------价格:RMB5,920,000----日期:2017-01-15
虽然,近几年林风眠的作品屡创新高,但相比同期艺术家与其弟子吴冠中、赵无极等作品的价格,林风眠的作品价格未免有些不尽如人意。在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上,林风眠弟子赵无极的多幅画作拍出数千万港元的高价,其中《15.01.82(三联作)》的成交价高达8524万港元;而林风眠迄今为止拍出高纪录的作品是《秋山深居》,在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2306万港元成交。“北京泓盛2006年至今,一共上拍林风眠29件作品,成交额约6556万元,成交率93.1%,可见藏家对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还是极为认可的。但从目前的成交价格来看,林风眠与其作为中国代油画名家、批美术教育家的身份与造诣是不相称的,他与其弟子及同期艺术家相比是被低估的。”孙佩韶表示。
1919年,林风眠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和深造西方绘画,打开了艺术视野。1925年初学成回国,经蔡元培力荐,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校长之职。
1928年,又创办了国立北京艺专,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副和、北京中国画院画师。1977年定居香港,继续从事艺术创作,至1991年病逝,成为享有国际声望的中国画家之一。
林风眠的作品,早期以油画人物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代表作有《摸索》《人道》《人间》《生之欲》《人类的历史》《金色之颤动》《伤鸟》等。这些作品产生于祖国苦难深重的现实背景,与其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康德、叔本华哲学,以及在欧洲留学期间个人生活上所遭遇的不幸有直接的影响。这些作品充满憧憬与追求,呼唤友爱和人性。
事实上,这是林风眠人格魅力的艺术再现,同时也寄托了他的理想之光。这不仅与他的坎坷人生经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他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长期不被人们理解有关。林风眠笔下的“新仕女图”,是画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形象诠释。尽管她们总是带着淡淡的、隐约的忧郁,但自然、单纯、真实,犹如一泓山泉,清澈见底,流动着永恒的美妙,令观者灵魂净化、情感升华、邪念消失。
林风眠的“新仕女图”,广泛吸收西方古典艺术、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的营养,将西方大师的精髓与中国汉唐艺术及民间美术,恍若梦境般地交融在一起,水墨与油彩、力量与柔情、诗人般的气质与清醒的理智,在他的探索中凝为一体,从而熔铸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绘画语言,形成他的独特风格。在革新中国画的百年求索中,林风眠的创造性、开拓性劳动,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据媒体报道,此画曾以560万元购入,一年后净利润295万元,年收益率达53%,成为收藏界内外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今天,越来越多的藏家认识到:拥有林风眠的画作尤其是仕女图,不仅是一种荣耀、品位和身价的象征,而且体现了艺术品投资的眼光。
林风眠原名凤鸣,1900年生于广东梅县,祖父是石匠,父亲是画师。他继承了祖父锲而不舍的精神,接过父亲手中灵巧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