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古籍善本为什么现在这么火

时间:2017-12-14 04:21

  明代刻书分为早中晚三期,特性不尽相同,大概归纳起来,明初大唐德期间的刻书特征可归纳为黑口、赵字(赵孟頫字体),嘉靖至万历期间为“白口、方字、仿宋”;天启至崇祯期间的刻书又表现为“白口、长字、有讳”。如今商场上明版书的报价要比宋版书低很多,且其报价也比照平稳,近年关注明版书保藏的人有所增多。相对而言,明代前期的版别因数量较少,报价比往后的清版书名贵很多。

  近几年,古籍善本在艺术品生意中成为亮点。业界人士剖析称,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为,除了拍卖公司主推该板块外,也符合了当下藏家及群众对古籍的文明价值和藏书这种文明行为的从头认知与认同心思.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古籍善本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价格:RMB5,650,000----日期:2017-06-18

  顾炎武书五台小记--------------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8-24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价格:RMB4,960,000----日期:2017-06-05

  仇英游春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5,540,000----日期:2017-07-18

  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价格:RMB4,120,000----日期:2017-09-21

  近几年古籍善本市场成交的价格:

  鲁迅书古小说钩沈手稿----------价格:RMB4,710,000----日期:2017-02-20

  宋版通鉴总类------------------价格:RMB5,910,000----日期:2016-05-16

  王蒙黄鹤山樵坦斋图一幅--------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06-18

  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7-05-12

  晋索靖书晋索靖处师颂卷--------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6-05-18

  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贝托·艾柯不止一次说过,每一位藏书家都有一个梦想:找到一个老太太,她想卖掉家中的一本书,而她自己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在他看来,藏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多愁善感,乖戾颠倒,自私自利,不切实际,奢侈放纵,反复无常。”二十世纪著名的藏书家之一罗森巴赫博士也提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有人甘冒倾家荡产的风险,不远万里,走遍半个世界,和朋友绝交,甚至撒谎偷骗,都是为了一本书。”他甚至说藏书家,他的同行,都是“一群展翅待飞的秃鹫,耐心地等候某个同行归天,随后就猛冲下来扑向逝者的藏品,凶残地攫走一些垂涎已久的珍宝。”

  总体来看,“古籍善本这一市场的盘子是比较小的。懂行的人少,难度大,水比较深。”古籍善本不像翡翠挂件,买回来可以佩戴还能起到装饰作用。古籍善本只能藏在书柜里,闲暇时,供自己翻阅,长见识。试想,一部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古籍能保存到今天是多难得事情。要躲避这么多年的灾难,可能还有政治因素(譬如文字狱)等,因此,好的古籍价格本应很贵。“尽管目前古籍善本的价格一直是在上涨的,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合理的价位。我非常看好古籍善本的市场前景。”

  对于古籍善本的价值,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员赵前表示,从目前来看,它远远低于其他艺术品的价值。“当今有名的画家的画一尺的价格在30十几万,一幅画动辄几千万。而古代的书籍则非常复杂,工序繁多,造纸、刻版、印刷、装订、盖图章,名家要批、校对,其中涵盖了多少文化附加值。”从这方面看,古籍的价格远远低于书画市场,也远远低于古玩市场。目前书画的的市场表现好、价值高,更何况未来的古籍善本市场呢?“若有钱,我建议大家从古籍、碑帖的收藏入手,将来定会大有前途。”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创刊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连环画几十年来一直不受藏界重视,直到近年才异军突起。特别是2013年5至6月间,北京、武汉、北京的连环画收藏与拍卖异常火爆,让人吃惊不小。现在民国、“文革”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连环画已是收藏宠儿,大都在数十元至数千元一本(套)。

  古籍善本虽是一个小众的收藏门类,但所含的知识量可不小,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也不足为奇。它具有稀缺性、学术价值高、可研究性强等特点,对于收藏者来说,收藏古籍善本的门槛也相对较高。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员赵前告诉记者,中国的雕版印刷时间,一般初步界定在隋唐时期。而中国书籍见到比较早的刻本,现在能够见到的大概是北宋时期。故而收藏界历来有着“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这也是宋版书如此珍贵的愿意所在。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五代十国以后,经历了宋、元、明、清的朝代更迭,近千年的时间不知历经多少变故。而每次改朝换代,对百姓而言都是惊天的灾难。此时性命难保,更别提保护书籍了。事实上,古代有很多珍贵的书籍,都在战乱中被毁掉了。因而,能够流传有序的书籍更是难等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