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7年古医书拍卖场行情

时间:2017-12-14 03:57

  还有一次,大约在五六年前,在古玩城三楼某店有一套中医古籍,是手抄本医籍。书法精美,插图艳亮,可见当年的作者是下了大工夫的。古玩商也很重视,放在展柜正中显眼的地方。见到这么稀见的东西,当然想买下来丰富自己的收藏。一问价,对方答曰:“对不起,这是给韩国人留的。”

  “价格便宜还是其次关键是版本很珍贵很多在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展位负责人说这里贵的一本书是宣统三年辛亥三月出版的《赫氏解剖学讲义》这本书堪称是绝版书籍售价1000多元。“这本书询问的人有不少有老年人也有在校老师、学者和研究生买旧书是用于资料性研究和学习也有部分普通珍藏者是抱着对旧书的偏爱来这里淘书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人买走。”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古医书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古医书------------------------价格:RMB5,910,000----日期:2017-05-04

  古医书------------------------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7-09-01

  古医书------------------------价格:RMB4,350,000----日期:2016-12-03

  古医书1套--------------------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6-06-23

  古医书一组--------------------价格:RMB3,410,000----日期:2017-10-18

  近几年古医书市场成交的价格:

  世补斋医书--------------------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7-05-17

  古医书古医书------------------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6-08-28

  世补斋医书--------------------价格:RMB5,930,000----日期:2017-06-01

  医书--------------------------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8-13

  古医书------------------------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7-05-06

  两三年前,一套普通的古医书,市场价一般也就几千元,哪怕是一套精品,市场价也不过数万元。举例来说,一套明刊本《新刻太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市场价也不过在三五千元;一套清乾隆三十三年的《临证指南医案》,身价也不过几千元……去年下半年,布衣书局网站拍卖了一批中医古籍,以晚清民国的版本为主,多常见书,成交价前五名分别为:光绪刻本,线装一册全,成交价160.8万元;《精校本草纲目》,清末民初石印本,线装存六册,成交价140.2万元;《玉楸解》,咸丰刻本,线装二册全,成交价133万元;《四部总录医编》,商务印书馆1955年排印本,线装三册全,成交价272万元;《温症癍疹辨证》,光绪刻本,线装一册全,成交价125.6万元。

  一套《汪氏医学丛书八种》也是此次拍卖的重点拍品。据介绍,这套医学丛书刊刻跨度超过百年,一套书就能窥见刻板风格,且原装未衬,所以非常罕见。2010年7月24日,中国书店拍卖中,此丛书的零种《读素问钞》就拍出了392000元的价格。2010年12月1日香港古玩集团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一套存七种,拍卖成交价格为133.6万元。由此可见此书的稀有程度。古籍善本还有一个历史文献价值,从内容上来说,该丛书多属经验论述,文献价值极高,且进入清朝后未刻版。

  张品超透露,中医文物的收藏,在海外早已火热。外国藏家大量收购中医文物,是他们认识到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和商机,而这些是我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大约在10年以前,就有日本人、韩国人甚至是欧洲人,凭着他们在文化方面的敏感性——也可以说是前瞻性,早已开始了他们在中医史文物方面的搜求工作。譬如,德国有位文树德先生,这是他的中国名字,夫妇俩都是日耳曼民族。文先生先后在中国等地收集了800个古中瓶,不但专门办了展览,而且编图出版。

  1000多年来,我国的藏书家一直对经史子集等书目情有独钟,而对古医书却是冷眼相待,以是古医书一直无法成为主流珍藏品。时至今日,古医书的价位仍然没有什么“上进”。一套通俗的古医书,市场价一样平常也就几百元,哪怕是一套古医书精品,市场价也不外数万元。举例来说,一套明刊本《新刻太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市场价也不外在三五十万元;一套清乾隆三十三年的《临证指南医案》,现在的身价也不外几十万元……

  古医书是潜力股

  根据梁先生提供的地址,记者在陈村青云中学附近的一家奶茶店里见到了他。正经营着一间小小的店铺的梁先生猫着腰爬上狭小的阁楼,小心翼翼地抱了几本书下来。记者看到,这些古书大都经过多次粘贴修补,但边角仍有点烂,书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每本约100多页,有些页码已经被虫蛀掉。因为年代久远,加上保管不好,古医书的纸呈深黄色,摸上去软绵绵的。书上竖排印刷着各种方,上面的字印得很不规则,繁体字,并配有多幅画。记者在其中一本医书修补过的书页上看到书名是《新刊增补万病回春之四太吏目金》,书的末页有个小小的红色印章,内容已模糊不清。梁先生说,这套书可能是明代末年太医使用过的,全套一共有16本,前几年不小心被盗走了一些,现在只剩下十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