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在中国大约有8000年历史,在清以前,和田玉一直担当主角。而翡翠一经出现,短短几百年时间便取代了和田玉的地位,并获得“玉石之王”、“帝王玉”的美称。
带钩是古代达官贵人用于束腰、钩挂衣领的饰物,带钩的结构由钩首、钩颈、钩体、钩尾、钩柱和钩纽等组成,基本形状为“S”形。钩体中部或下端有钩纽,用于固定饰物的一头,上端的钩首,钩挂饰物的另一头。用来做带钩的材质极为多样,金、银、竹、木、牙、石包罗万象,既有翡翠、玛瑙、水晶、绿松石、琉璃、瓷器等,又有、骨、碧玺、紫檀木。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翡翠雕龙带钩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翡翠雕龙纹带钩--------------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6-09
清翡翠雕龙纹带钩--------------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6-05-05
翡翠螭龙纹带钩----------------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6-11-21
清翡翠镂空龙纹带钩------------价格:RMB2,270,000----日期:2017-06-26
清翡翠雕龙带钩----------------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6-09-25
近几年清翡翠雕龙带钩市场成交的价格:
翡翠雕龙带钩------------------价格:RMB4,790,000----日期:2017-09-22
翡翠螭龙纹带钩----------------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06-19
清翡翠、白玉带钩三件----------价格:RMB2,740,000----日期:2016-04-03
民国翡翠雕龙带钩--------------价格:RMB5,860,000----日期:2017-05-25
清翡翠雕龙纹带钩--------------价格:RMB5,710,000----日期:2017-05-02
此前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曾推出一个带钩的拍卖主题,藏品均来自于一个美国收藏家。“放大镜也好、镜子也好,收藏的主线其实是带钩。”孔超说,“收藏者看的是带钩的玉石材质和工艺价值,而不是这块玉石与放大镜或者镜子如何巧妙结合的工艺。”
这种绿色的石头就是现在的翡翠。至今,翡翠原料100%来自国外进口,而宝石级翡翠产地则只有缅甸。又有说法,中国是不产硬玉的,翡翠从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田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为分辨这不是中国的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随着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材料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的造型多样生动,多被赋予美好的寓意。目前市场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带钩为常见,并屡屡拍出高价,其升值潜力不可小觑。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这种带钩并不少见,价值跟材质和工艺都有关,价格多集中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有的可以达到数十万元。而更甚者2011年香港苏富比曾以3426万元成交的一件“清19世纪翡翠镂雕螭龙带钩”,价值在于翡翠的品质和雕工。这件带钩曾由美国著名藏家收藏,其后在1983年、1993年分别出现过。“很少人专门关注玉带钩,也没有专门的著作、研究,所以玉带钩的价值并不算高。”赵先生表示。
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一书称,缅甸勐拱所产玉石,实为13世纪中国云南一驮夫所发现。当时云南商贩沿着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印度等国进行交往和贸易。一位云南商人在返回腾冲的途中,为了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随手拣了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到家以后,发现途中所捡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的,经过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