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这种带钩并不少见,价值跟材质和工艺都有关,价格多集中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有的可以达到数十万元。而更甚者2011年香港苏富比曾以3426万元成交的一件“清19世纪翡翠镂雕螭龙带钩”,价值在于翡翠的品质和雕工。这件带钩曾由美国著名藏家收藏,其后在1983年、1993年分别出现过。“很少人专门关注玉带钩,也没有专门的著作、研究,所以玉带钩的价值并不算高。”赵先生表示。
1979年,北京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了一枚玉带钩,长仅2.1厘米,钩首如鸭头状,钩身遍琢蟠虺纹、涡纹和S型纹。类似的带钩在北京省凤翔县高庄春秋晚期秦公一号大墓殉葬坑中,以及山东临淄故城春秋晚期大墓的殉葬坑中均有发现。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战国碧玉螭龙带钩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黄玉留皮雕凤纹龙首带钩------价格:RMB4,410,000----日期:2016-05-04
黄玉、白玉、碧玉带钩三件------价格:RMB5,230,000----日期:2016-02-17
清早期玛瑙、碧玉龙首带钩------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6-11-04
碧玉龙首带钩------------------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7-08-08
清中期黄玉雕螳螂捕蝉纹带钩----价格:RMB5,920,000----日期:2016-07-05
近几年战国碧玉螭龙带钩市场成交的价格:
黄玉、白玉、碧玉带钩三件------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7-02-06
战国和田玉带钩----------------价格:RMB4,310,000----日期:2017-07-04
汉代青白玉龙凤纹带钩----------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9-24
清碧玉螳螂带钩----------------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08-25
清碧玉螳螂带钩----------------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6-05-10
谈起带钩的发展历史,戴希斌表示,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时期,人类在服饰上已经开始使用玉带钩了。“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形制大多呈长方体,一端成弯钩形,钩头向下向内曲折,另一端有纵向穿带圆孔,可供穿系。这时的玉带钩,是带钩的原始形制。我们从玉带钩以及从孔中穿过而扣的丝带,可以看出在史前时期,已经开始了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玉文化和丝绸文化。”
在古代,带钩本来也是实用品,主要用于结带,据透露,也有的带钩还是“便携式”的印章,又叫“带钩印”。不过到了清代的时候,带钩已“变身”成为观赏品、把玩件,所以选料、工艺更为考究。在各种各样的带钩中玉带钩数量大,品种多,流传时间也长。
唐宋以后,玉带钩仍在使用,由于服饰的改变,这时玉带钩形态上已发生很大变化,单体带钩已发展成对口的带扣了,这与唐、宋、元盛行玉腰带板有关。带扣多用白玉琢制,也有用青玉、碧玉的。带扣上多琢纹饰,有镂雕花卉纹及龙凤纹等。这时的带扣使用者也多为贵族、富商。到明清之际,玉带扣仍很多见,形态趋向短小,并有带扣出现,带钩与带扣配套使用,但也有一些带扣和带钩可能是用于艺术品欣赏、陈列,而非为实用。
目前市场上以元明清三代玉带钩为常见,并屡屡拍出高价。2001年12月,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组五件清代白玉龙首带钩拍出6.6万元。到了2003年,仍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估价7000元的明代玉羊首带钩以6.9万元成交,高出估价数倍。在国外,一件战国白玉带钩曾拍出150万元高价。
带钩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春秋战国,北方草原少数民族部落将各种花饰繁复、形态奇异的金属带钩传入中原。带钩早期又称“师比头”、“鲜卑”、“挂钩”等,多为铜质,也有少量玉、金、银、铁、骨等材质。战国至汉代是带钩的鼎盛时期,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大量玉、金银、金镶玉、错金银、鎏金等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的品种,有的极为考究。带钩在魏晋之后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