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现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经常创出高价,往往是一壶难求,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2011年共有5件紫砂壶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而且全部为顾景舟的作品,比如中国嘉德春拍的一件顾景舟与韩美林(微博)合作的紫砂提梁盘壶以1150万元人民币成交,北京保利秋拍的一套11件的顾景舟制作的紫砂提璧组壶以1782.5万元人民币成交。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目前完整的明末清初紫砂壶全世界的存量极为有限,但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即将在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场上拍卖一批来自欧洲的明清时期紫砂壶。陈鸣远制作的紫砂艺术品一直是业内藏家心仪的对象,其富有创新意识的做工多为世人所青睐,当时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誉。此次推出的“陈鸣远制”款紫砂壶,壶底刻有“陈鸣远制”四字篆书款。本次拍卖的这些紫砂壶全系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此次上拍的还有一件陈仲美制紫砂鹿形尊。陈仲美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原在景德镇制瓷,后到宜兴制陶。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庄严慈悯,神采欲生。”
这件陈仲美制紫砂鹿形尊造型极为逼真,鹿角扶于尊颈,尊呈一鹿跪卧于地面形态,宝光内敛,底部刻“陈仲美制”款,从此尊造型也印证了陈仲美确实是一个把雕塑和紫砂壶结合得很成功的壶艺家。尊阔口,口内颈部与鹿身结合处较为粗犷,为明晚期制壶特征,刻画鼻嘴等细节处刀法简练,似乎一带而过,却表现出了若隐若现的轮廓,整体抽象中又表现得极为具象与生动,着实令人惊叹。陈仲美“好配壶土”,是紫砂调砂的先驱,他调制的砂制作的紫砂壶较为古雅。此尊泥色古雅沉着,而细微处却呈现出绿、红、黄等色,古艳动人,充分体现了陈仲美高超独特的调砂技艺。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陈鸣远紫砂壶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清陈鸣远水池------------------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4-05
“陈鸣远”款紫泥壶一------价格:RMB2,180,000----日期:2017-07-18
陈鸣远制束柴三友--------------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6-06-24
“陈鸣远”款紫砂壶------------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01-10
陈鸣远紫砂壶------------------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1-03
清陈鸣远水池------------------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6-24
清·陈鸣远制松段紫砂壶--------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07-05
“陈鸣远”款紫泥长方花盆------价格:RMB1,480,000----日期:2017-05-23
龚心钊旧藏陈鸣远制拼砂梅桩----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4-26
陈鸣远制鹦鹉杯------------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7-07-24
外销紫砂壶,这里的定义是指清代及民国时期根据外国客商要求设计制作并销往国外的、包括少量进入国内流通领域的紫砂壶。这是这一时期中国陶瓷与茶叶继续向外大规模输出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影响欧洲的佐证。
中国紫砂壶成形于宋代,但除了文人在诗文中有所提及,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实物可资证明。到了明代,紫砂壶生产开始形成较大规模,同时名家辈出,在美学上也形成独特的趣味与恒定的标准。明朝万历年间,东南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外贸易比较繁荣,葡萄牙的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大量购买茶叶运输到欧洲,随船出海的还有少量的紫砂茗器。因为一开始出口的紫砂壶可能是传统的光货,与欧洲人的审美趣味对接不上。但即使这类貌不惊人的光素紫砂器到了荷兰,也引起了欧洲人的好奇,他们称之为“红色瓷器”、“朱泥器”。
紫砂的外语名词就是宜兴的汉语拼音(Yixing)。19世纪之后,在国外文献中,都用“Yixing”取代“terrasigillata”(意为古罗马深红色陶器)一词,代表中国的红色陶器。
欧洲反馈的消息也不断刺激宜兴紫砂艺人的信心,他们开始琢磨老外的趣味,以打开海外市场。事实上,从明代开始,宜兴的紫砂壶已经有计划地外销,到了清初康雍乾三朝,国力强盛,对外贸易活动,宜兴的外销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形状与装饰手段上屡屡出新,开创了一个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