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连弧铭文铜镜收购哪里可靠

时间:2017-10-09 14:51

  连弧铭文铜镜中国古代铜镜的兴起究其社会历史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中国古代贵族礼制社会没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因而青铜礼器衰落了,但青铜生活日用品,铜镜等得以发展起来。而另一方面,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青铜冶铸工艺已有了高度的发展,为铜镜的成熟提供了技术基础。

  进入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经济文化的繁荣,汉民族文化的初步形成,为铜镜的大发展奠定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大概秦汉以后,铜镜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不但国家强大、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而且中外文化交流繁盛,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到了全盛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曾有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镜不仅是人们照面饰容的一种工具,而且成为了一种象征——是反映事物真实面目的载体;一种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从容颜的反映,到人生的观照,这种由本质至外延的扩展,正是中国古代铜镜的特性。

  宋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而铜镜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虽然铜镜工艺衰落了,艺术价值不高,但实际上铜镜的使用则更为普及了,成为寻常百姓家必备的鉴容器具。明清时期玻璃镜逐渐普及,使铜镜结束了其发展历程。

  铜镜命运

  民国以前的铜镜收藏,可从文献中看到,上至宋徽宗、清乾隆帝,下至历代收藏家罗振玉、陈介琪、刘体智、梁上椿等人,都将其视为心爱之物,无不庆幸中华民族有青铜镜这样的艺术瑰宝。但近40年铜镜的命运,我是见证人。我接触铜镜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儿时在陕西南城居住,闲暇时到琉璃厂文物商店看看,被铜镜纹饰所吸引。参加工作后,在位于府学胡同的陕西市文物局“文革”文物库房,见到著名收藏家关祖章等先生旧藏的数千面铜镜,深为其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而震撼。遂与铜镜结下了不解之缘。傅大卣、程长新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

  陕西宝鼎服务展览中心近几年对连弧铭文铜镜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6-06-08

  连弧铭文铜镜------------------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7-04-20

  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1,280,000----日期:2016-12-17

  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6-05-07

  连弧铭文铜镜------------------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4-05

  -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5-09

  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2-22

  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7-04-19

  “内清质”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04-19

  连弧纹铭文镜------------------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6-15

  “文革”时期,铜镜被当成废品论斤收购。那时,所有的文物都难逃劫难,更别提铜镜了!铜镜的下场只有送到废品站,几分钱或一二毛钱一斤收购,再回炉熔化,实际就是卖个铜价。废品收购站遍布陕西,我去过永定门、德胜门、朝阳门等较大的收购站,城里的就是北新桥、菜市口、天桥门市部。有个朋友说喜欢铜镜,让我陪着去过几家有熟人的门市部。

  在门市部,破铜烂铁成堆,内有废旧管子、工业废料,也有宣德炉、佛像、铜钱、墨盒,多有缺损。当时,门市部的熟人对着废品堆说,这是近拣选出的一堆铜镜。我一看,大部分为宋元明清铜镜,品相不太好,也有裂纹或砸过的痕迹。装在麻袋里上秤一称,200元钱。一位老收购师傅还说,这路东西黑色(黑漆古)、绿色(绿漆古)、银色(沁)(也就是现在所说战国、汉代、唐代铜镜)的锈蚀多,熔化后出铜少,铜厂不爱要;这路(指现在所说的宋元明清镜)熔化后损失少出铜多。而“文革”“破四旧”伊始,文物是可砸可毁,但不能买卖收藏,那时有买卖文物罪和投机倒把罪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