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陕西榆林哪里可以直接鉴定翎毛瓷板画

时间:2018-04-03 18:03

  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素三彩等。题材则涵盖中国传统绘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等。形式上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方、多角、扇面等。瓷板画部署现代家庭,除了具有字画的鉴赏性和新颖感,还便于整理和生涯。西式装修可以配以西洋画作,中式装修则挂上中国元素的书法和国画,相得益彰,为居家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保值增值的艺术品

  现代人,早已不知于繁复的镶花、镶片。瓷板画这种陶瓷与绘画团结的跨界艺术,有双重审美价值。在正心堂,一位前来挑选陈设瓷的设计师体现:瓷板画,是陈设品,亦是艺术品。

  梳理瓷板画的生长历史,它的体现手法多样繁复,更让人体味到其背后浓郁的装饰秘闻。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保庆说,初这种瓷器只是为知适用,到了唐朝才逐渐向装饰方面生长。除了装饰性外,保值增值性更是不容小觑。

  本公司近几年对翎毛瓷板画市场分析估价:

  梅兰芳壬戌1922年作--------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7-03-08

  民国王步青花红彩‘苏频尊者----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7-07-13

  民国刘仲卿粉彩翎毛瓷板--------价格:RMB4,710,000----日期:2018-01-07

  高其佩走兽翎毛四屏------------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7-01-14

  徐祥己卯1879年作翎--------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4-27

  于建华举例说,近现代“珠山八友”以画入瓷,以胎为纸,从而降生了更具画意的新粉彩。他们罗致中国传统字画的营养,以艺术家的手笔,绘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等题材。又融入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诗书印,烧制岀极具艺术性和鉴赏性的瓷板画。现在拍卖市场“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作品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块,且仍有升值空间。从上百万的拍卖纪录看,如“珠山八友”中王大凡“粉彩人物”瓷板画拍卖纪录428万元;刘雨岑“荷塘花鸟”,4屏871万元;何许人“雪景山水”达360万元。

  近现代“珠山八友”以画入瓷,以胎为纸,从而降生了更具画意的新粉彩。他们罗致中国传统字画的营养,以艺术家的手笔,绘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等题材。又融入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诗书印,烧制岀极具艺术性和鉴赏性的瓷板画。现在拍卖市场“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作品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块,且仍有升值空间。从上百万的拍卖纪录看,如“珠山八友”中王大凡“粉彩人物”瓷板画拍卖纪录428万元;刘雨岑“荷塘花鸟”,4屏871万元;何许人“雪景山水”达360万元

  近几年翎毛瓷板画市场行情价格:

  花卉--------------------------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8-02-16

  民国珠山八友王大凡粉彩人物----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8-01-25

  毕渊明花卉瓷板画--------------价格:RMB3,320,000----日期:2018-03-08

  珠山八友套板王琦渔翁图人物----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11-10

  青花花卉纹葫芦形酒壶----------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7-06-19

  近年来,随着生涯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品珍藏,古玩艺术品价格一直攀升。由于珍藏看法的转变以及理性投资的缘故原由,现在珍藏界已将瓷器的搜索目的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而民国时期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珍藏家竞购的热门藏品,成为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民国瓷板画现在在艺术市场中仍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以后无疑将成为一大热门及亮点。

  综观近几年的拍卖数据,“珠山八友”瓷板画作品的成交额在逐年攀升: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小我私人成交纪录。短短几年中,从几万元成交价到2011年的近万万元,并非无意征象。究其缘故原由,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投资潜力。对于存世量屈指可数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看,现在“珠山八友”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昔时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因此“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辽阔的升值空间。

  王大凡(1888年-1961年),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著名绘瓷艺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棠的影响较大。晚年时得海上画家马涛《画中诗》册,构图、造型遂受马涛影响。与王琦潇洒、旷达的画风相比,王大凡则显得规则严谨,主题与配景相辅相成。笔下人物秀润、纹理清新、气韵浑成。首创粗细相间、兼工带写的“落地粉彩”画法,继续和生长了“浅绛”传统绘瓷武艺,画面浓淡、阴阳明确,神形活现,生动生动。1939年起,王大凡在彩绘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彩料平涂于瓷胎,再罩以雪白、水绿等釉后经低温彩炉烤烧制品。由于不用渲染,景德镇至今称大凡填彩法为“落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