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永乐青花大盘,胎体较大,宏硕正经。其内里的典雅秀气及外在的弘大威风凛凛体现无疑。而且器形无论是继续传统照旧学习外域工艺,都不是一样平常的模拟,而是借鉴中加以缔造,这样不仅顺应了宫廷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继续传统器物的造型,极富历史韵味。胎体,使用的是皇家专用的高岭土,质地细腻,白度很高,透光度强,成型的稳固性极好。
纹饰绘製自然晕散,青花发色极富条理,蓝色线条看起来漂亮娇艳,由于铁的氧化物熔点低,对胎体有稍微的侵蚀作用,因此可以看到深入胎骨的印迹,看起来十分悦目。而其所选的青花钴料极富特色,为典型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是一种其时由外洋入口的钴料,早可见于明代万曆年间王世懋的《窥天外乘》一书,其中提到:“我朝则专设于浮染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着实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乐青花瓷市场分析估价:
青花瓷—老布面油画------------价格:RMB4,380,000----日期:2018-01-02
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12-16
青花抱月瓶--------------------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8-01-10
牧牛图梅瓶--------------------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8-02-19
明永乐青花荔枝纹抱月瓶--------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7-07-19
永乐时期的青花到了万曆朝即“为贵”,以看出其珍稀。经太过析,“苏麻离青”是一种优质钴料,其大特点是含铁量较高,呈色极好。
所绘青花缠枝花卉或折枝花纹均为永乐时期较量常见的青花纹饰,盘内纹饰分为三层,盘心绘十二朵缠枝花卉纹,枝叶翻卷;内壁装饰牡丹、菊花等。外壁装饰牡丹、菊花等十二朵折枝花。花卉填色习习用小笔触,色阶明确。纹饰浓淡自然,缠枝花卉条优美流通,因用苏料而发生晕散,使线条呈毛茸茸状,增添了柔和绵软之感,侧面看去,可见铁锈斑的下凹痕迹。
底釉白中泛青,更显高洁雅致的意境,展现出永乐青花瓷清新明快的艺术魅力。大气古朴的造型,细腻皎洁的胎质,莹润亮青的釉汁,清新流通的纹饰,发色浓艳的青花,实为永乐青花难堪之佳器。
近几年永乐青花瓷市场行情价格:
山田石榴瓶--------------------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2-07
青花瓷山水镜片设色纸本--------价格:RMB1,650,000----日期:2018-01-23
邹兰田青花瓷------------------价格:RMB3,180,000----日期:2018-01-24
青花瓷—老布面油画------------价格:RMB4,640,000----日期:2018-02-27
山田石榴瓶--------------------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7-10-24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云云珍贵,其缘故原由不仅在于御窑製度的逐步确立和工艺上的前进,另一个主要原由于中外往来亲近,明永乐宣德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有六次发生在永乐时期。此前中止数十年的外洋经贸重开,与中东地域交流得以恢复,其中瓷器一项,深为当地贵族喜欢,故西下宝船之中每次都携带有大量的供犒赏和交流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因此大量地撒播到外洋众多地域。随着大明的繁荣郁勃,永乐青花瓷器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产物,从造型到胎釉,从装饰到青花发色都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并对后世青花瓷器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1年香港“玫茵堂珍藏──主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拍卖中,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66亿港元成交,其时刷新明代瓷器天下拍卖纪录。永乐时期的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细腻而传世少少,故而异常珍贵,为佳。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郁勃繁荣和手艺的一直前进,以其胎、釉细腻,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时代。
永乐朝前后期瓷器质量发生很大转变,永乐早期制品基本靠近洪武朝后期,尔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相接,过渡的新时代,其华美雄浑、画风精品,绘画条理感好,审美情趣截然不同。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已珍藏一件永乐的官窑为荣,此件藏品将会是本场拍卖会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