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如果您手上有收藏品需要鉴定,请添加我的微信(电话微信同号)
之所以说奇石收藏接地气,是因为奇石种类繁多,比较知名的像寿山田黄石、昌化鸡血石、安徽灵璧石、南京雨花石、山东泰山石、广西大化石、东海水晶石、京西菊花石等等,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石种。给你一个大好河山的借口,闲暇之余背上行囊走出门,哪怕没有收获也是一次特别的。是因为只要你愿意找寻,有石头的地方就有奇石,无论你是否腰缠万贯、才富五车,时间是奇石收的成本。
簠是古人盛放黍、稷、稻、粱的方形器皿,文献中又称“胡”或“瑚”。此器呈长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盖,盖与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成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早在4000年之前,的冶铜技术就已相当精良。殷、周时期是青铜器的极盛时代。此时期的兵器、日用品及装饰品之类,无不以青铜为主。青铜簠(fǔ)产生于西周时期,结束于战国,并在春秋时期空前发展,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其用途与簋相仿,属食器。因在祭祀时用于盛稻粱,故称“祭祀盛粱”。青铜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周早期开始出现,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之际开始衰落,到了秦汉时期完全绝迹。是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至今尚未有专门的论著。研究以青铜簠为研究对象,不仅拓宽了青铜文化研究的领域,而且对于探讨两周时期的历史、礼制以及社会生活均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考古发掘资料,兼收历代著录所见传世铜簠,运用统计学、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等主要对青铜簠的定名、类型学、分期断代、器物组合、地域特征以及铜簠的起源和衰亡分别进行了探讨。
收藏文化研究者、文促会收藏文化专业会研究员陈君达援引相关数据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超过八成的画廊销售额下降,其中的画廊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下降约55%。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成功,市场从7月开始陆续恢复正常。虽然部分以征集海外拍品为核心业务的中小行因疫情原因在2020年放弃了计划,但从各大头部行的来看,许多重量级的珍稀拍品被投入市场交易,显示出委托人藏家对市场前景的信心。
从晚明开始,青花仕女图瓷器就很受人青睐。到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达到了。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认为娴静、优雅、温柔地与小孩子嬉戏、终日与棋琴为伴、衣着华美的女子,就是的代表,也是他们中的的生活状况。雍正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粉彩仕女图盘,胎体薄而坚致,釉质细腻,绘画精美,盘子的正面边沿或外腹壁通常施以当时极为昂贵的胭脂红釉,其做工与用料,比之于官窑瓷器毫不逊色,可谓是明清外销瓷的之作。
刀币流通范围偏于我国东方与北方,具体地说,初在齐、燕境内行用,而后在赵、中山等国与布钱并行。齐刀,在其面文中均有“法化”二字,化者,货也,法化者,法定货币也,取象于商周时期的实用工具青铜削,背外刃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从历史材料来看,齐刀始铸于桓公执政期间(前685年~前643年)。《管子》载:“桓公铸币于庄山。”齐刀铜质精良,形体深厚,篆文书体华美典雅。
永乐官窑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青色浓艳明快,造型新颖多样,纹饰优美生动,在陶瓷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明、清两代青花的典型。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 (1405-1431),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苏麻漓青”,为景德镇烧制时代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基础。由于贸易和的文化交流,这一时期的瓷器造型和纹饰,也受到西亚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