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开阳县老钱币回收老钱币回收服务上门电话
古铜钱上的锈或绿或红,或黄或蓝,从铜质内发出,附着力极强,在开水里是煮不掉的。但是赝品却没有这么高的附着力,在沸水中煮上一段时间,锈色就该掉的掉,变的变了。
如果钱币绿锈中又有铁锈斑纹,是赝品
铁锈斑是最好制造的一种,因为铁的氧化速度很高,一件同样的铜器和铁器埋在一起,可能铜器的多层锈色才结成,铁器就已经完全成粉末了。所以在青铜器上伪造铁锈成了一种惯用的手段,包括在钱上,用硝酸腐蚀过的铁屑滴在铜钱上,只要埋不长时间都有铁锈斑。但是真品铜器上的铁锈斑是不容易形成的,有的钱币坑内根本就没有铁器的存在,如果有铁器,一定是大件,而且并不一定就能附着在铜器表面,为什么呢?
讲一件考古发掘的实例,大家来分析。比如历年来在宁夏固原市区出土的汉代铜柄铁剑,铁剑部分锈得成一堆渣滓了,铜柄的握手部位未见有明显的铁锈,只能在铜柄与铁剑的连接部位看到锈铁的痕迹,并不是布满整个铜柄。这种铜铁相连的器物,在地下腐蚀了两千年,铜柄上都没生出明显的铁锈,一枚小小的钱币有多少机会来生铁锈呢?
如果钱币的边沿圆钝,又不是锈蚀严重的钱,是贋品
一般来说,除非使用流通太频繁的钱币,钱郭边沿才会变得圆钝一些,这样的钱币,字面也相应磨损,钱币的厚度也有缩减情况,这是长时间地使用,串在一起的钱币相互摩擦所造成的。
赝品造假是考虑不到这么详细的,有的是钱币伪造出来后,对边沿进行打磨,冒充熟坑器,但是字面崭新。还有就是用真品钱币翻砂,边沿处棱角有了误差从而便的圆钝。
如果结锈与钱币为两张皮,没有“生根入骨”,是赝品
不管是硬锈还是浮锈,如果和钱币是两张皮,一碰就掉,就是十足的赝品。铜锈是从铜的内部生成的,并不是铜的表面。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都见过白灰墙发霉的现象,是因为受潮后才发霉的,那么这个霉点是从白灰内部出来的,还是从白灰表皮出来的?
答案肯定是从内部出来的,也就是从墙体内部反潮出来,白灰的酸碱度改变,才形成了霉点。即使把霉点铲去一点,白灰上还有霉点的痕迹,即使你把这一片的白灰铲掉,再抹一层新白灰,此块墙体依然具有以前的化学性能,因为墙砖的酸碱度也改变了。所以说铜锈的生成,必然与铜质有一个连接的过渡,古董行语叫“生根人骨”,锈与铜质不可能形成两张皮的现象。
如果钱币上面有芝麻、麻子般大小不均匀的小坑,坑中的结锈与铜质两张皮,是赝品
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硫酸直接腐蚀所形成的,锈与铜没有粘连。
想真正的掌握强酸腐蚀所产生的锈的特征,一种可以到加工赝品青铜器的地方学习学习;再有就是可以到广告装潢店,学习一下腐蚀铜牌字的工艺;还有就是自己动手试验一下。未必在青铜器上试验,用其他金属也可以,让硫酸或者硝酸腐蚀一个点,看一看腐蚀后的金属痕迹是怎样的。一旦掌握了这一特征,凡是强酸制造的点锈,就能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