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锦屏县礼品回收回收高档礼品准确报价
仁怀产区:酱香型白酒发源地,坐拥全国酱香型白酒头把交椅。仁怀产区位 于赤水河中游,15.03 平方公里茅台酒产区、53.03 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 区、52.38 平方公里仁怀集聚区,共同构建了 120.44 平方公里的中国酱香白酒核 心产区,其中 15.03 平方公里的茅台镇聚集了茅台、国台、钓鱼台等名优白酒品 牌。2021 年,仁怀市开启白酒行业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治理白酒 “小散弱”企业 600-1000 家,全市白酒年产能控制在 60 万千升以内,产量达 45 万千升,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及品牌塑造。2022 年,仁怀产区完成酱香白酒 工业总产值超过 897 亿元,约占贵州省酱香白酒总产值的 64%,2022 年茅台之外 酱酒产量 35 万千升,同增 14%。根据仁怀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到 2025 年,仁怀 市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 50 万吨,销售收入超过 2000 亿元。
2)习水产区:贵州酱酒核心产区的“第二极”。习水县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 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分为以赤水河干流习酒公司为核心的中部产区,以同民河 支流土城白酒园区和同民片区为左冀的西部产区,以桐梓河支流茅台 201 厂等为 右冀的东部产区的“三大产区”,推动“2+3+N”白酒产业发展格局(习酒公司、 茅台 201 厂 2 个百亿级企业,安酒、洞酿洞藏、小糊涂仙 3 个十亿级企业,以及 承天门等亿元级企业)。2022 年习水县白酒产量达 15 万千升,同比增长 21%,白酒销售收入 306.9 亿元。到 2025 年,习水产区将力争实现白酒产能 30 万千升、 销售收入 750 亿、税收 210 亿。
3)金沙产区:贵州高粱种植核心产地,酱酒产量相对较小。金沙产区,位于毕节 市金沙县,坐落于赤水河上游,东临仁怀、北依习水,形成了以金沙酒业为代表 的数十家酿酒企业;金沙县也是贵州省高粱种植的核心产地,以及茅台等名优酱 酒的重要原料地。2021 年金沙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白酒 1.73 万千升,同比增长 20.07%;白酒销售产值达 65 亿元,税收收入 14 亿元。根据金沙县此前提出的目 标,到 2025 年,金沙县将确保实现产能 10 万千升、产值 120 亿元,力争 15 万 千升、产值 150 亿。
4)四川古蔺产区浓酱双优,香型融合。2019 年末,四川、贵州两省政府签署协 议,共同打造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2020 年初,泸州 市拟投资 200 亿元,在赤水河对岸再造一个茅台镇——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 古蔺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紧邻习水,拥有以二郎镇、太平镇、茅溪镇 为核心的赤水河段,布局有茅溪、二郎、太平、永乐四大酱酒核心产区,以及郎 酒、仙潭、川酱等主要酱酒企业,22 年产能已扩张至 13 万吨。到 2025 年,古蔺 县将力争实现白酒产能达到 17 万吨,产值 70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500 亿元。
除了传统赤水河流域主产区和川派产区外,湘、桂、鲁等地也存在着酱酒企业, 如湖南武陵、广西丹泉、山东云门等,这些区域由于酱酒企业个体数量较少,尚 未形成产区概念。但由于近年来大资本的介入和企业品牌本身的运作,这些企业 也逐步快速成长,共同壮大了中国酱酒市场。赤水河以外的部分酱香酒企业分布, 例如湖南的武陵,位于武陵山脉;广西丹泉,位于云贵高原南侧,均有着类似赤 水河产区的南方湿热小环境,故也能生产出较好风味的酱香酒。北方生产的酱香 酒则风味差异较大。
随着赤水河产区内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名优酒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酱香型 白酒的产区特性或将进一步凸显。一方面,考虑赤水河流域有限的环境承载力, 近年以各大龙头为代表的酱酒企业加速扩产,挤占中小企业增产份额,加之仁怀 产区环境整改,未来名优酱酒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茅台的强品牌 力推动了赤水河品牌集群效应,2021 年之前,绝大多数酱酒企业以“赤水河核心 产区”塑造品牌,2021 年上半年起,主流企业开始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如金沙提 出“金沙产区,一河一江(赤水河+乌江)”;国台提出“大国酱香,国台领航”, 重点突出国台酱酒的优雅风味;郎酒提出“赤水河畔左岸,庄园酱酒”。在各家酱 酒企业产能增加背景下,酒企纷纷加大对市场的培育,更能形成消费者对成功产 区与优质产品、品牌之间的认知连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酱香型白酒的产区特 性有望进一步凸显。
2 复盘历史:从品牌驱动到品类热潮,需求扩容向上推动
复盘历史,酱酒十余年间经历两轮热潮,均离不开茅台的示范效应。不同的是, 在行业发展初期,酱香型白酒产能仅占行业 3%左右,第一轮酱酒热主要源于白酒 行业黄金十年整体景气度,以及茅台热下偏紧的供给端扩张带来粗放增长;经由 第一轮周期酱香型白酒对市场完成初步培育,第二轮酱酒热则以需求因素驱动品 类热潮,大众消费崛起、居民消费升级、追求品质,加之多方利益诉求推动,酱 香型白酒迎来行业爆发期。
整体来看,酱香型白酒特殊工艺带来的产能滞后性放大了白酒周期中的供需矛盾, 而资本入局无疑又为其博弈加上杠杆:上升期酒厂纷纷扩产,但 5 年酿造周期使 其不能充分享受发展期红利,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一路上涨;扩充的产能若在调整 期释放,又会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中小酒厂经营难以为继,行业集中度提高。 在上一轮酱酒周期中已实现部分产能出清,本轮酱酒热下则更注重行业健康发展: 如仁怀产区开展环境治理清退小散弱酒厂,习水和古蔺产区树立较高的投资门槛 以及更为科学的产区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