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寨回收名酒茅台酒回收联系热线
茅台强大的第二个层次,便展现在它的战略战术中。
根据贵州茅台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茅台近年推出的几款酱香系列酒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定价4599元的珍品茅台收入约1.89亿元;定价分别为3599元和2499元的两款虎年生肖茅台酒合计带来27.81亿元收入,定价1188元的茅台1935的收入则为约8.89亿元。
贵州茅台能挣,其拳头产品53度飞天厥功至伟,但贵州茅台会只守着高端市场吗?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从几款酒的官方指导价不难看出,茅台想在白酒市场的每个价位都制造一个“53度飞天”。
然而,在白酒市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竞争逻辑。
高端白酒的消费场景是宴会、礼品、收藏,毛利率高,但是对品牌、品质有着苛刻的要求,这是茅台的长处。
中低端白酒的消费场景则主要是聚餐和自饮,比的是谁更能创造规模效应,谁更会铺货,谁更能直接触达消费者。这方面,茅台认为自己还不够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从2018年开始,贵州茅台就开始着手调整经销商渠道,三年时间,经销商数量从巅峰的2987家削减到目前的2000家左右,几乎砍掉了三分之一。有了这番苦功做基础,近两年发力直销渠道和酱香酒的工作,才能水到渠成。
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直销渠道收入已达209.49亿元,在4年前,这一数据还只有43.76亿元。
今年,贵州茅台还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i茅台”,上线3个月,实现了44亿元的营收,占到了直销总营收的五分之一,且提升了酱香系列酒的知名度。
贵州茅台的种种努力,围绕的其实都是同一个目标:要从高端白酒市场的王者,转变为整个白酒市场的王者。
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
因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相比于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贵州茅台更看重的是整个行业的远虑——白酒市场的萎缩与改变。
远景蓝图猜想:茅台不仅仅是白酒?
自2016年到达1358万千升的巅峰后,中国的白酒总产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连续5年创下新低,少喝酒、喝好酒成为流行观念。
在此背景下,大量行业尾部的小酒企倒闭,头部酒企反倒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几年业绩长红。
可如果市场持续萎缩,年轻人的饮酒取向不断改变,头部酒企的好日子能持续吗?
所以,贵州茅台必须要在行业格局彻底改变之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未来的变化做足准备。凛冬未至,但强身健体总归没错。
当然,强身健体之余,有时候还得冒险去探探路。这就是战略之余的战术动作。
贵州茅台今年推出了冰淇淋产品,据官方披露,截至8月29日产品营收近1.4亿元。对于新手来说,算相当出色的初战了。
在不少人看来,这纯属玩噱头搞营销,热度过去肯定凉,跟白酒1000多亿元的营收比起来,这1.4亿元就是九牛一毛。如果为了这点钱而进军冰淇淋市场,凶多吉少,得不偿失。
其实,在酒水行业,就有跨界成功的典范。
有一家红酒起家的企业,先后进军了威士忌、茶饮料和啤酒,每次进军新领域,都有人唱衰:不务正业。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些跨界全都成功了。这家企业叫做三得利。
茅台此次推出冰淇淋应该只是试水,与三得利的情况有不小差别,毕竟跨界跨得确实有点远了,白酒和冰淇淋有着完全不同的生产工艺、供应链和竞争逻辑。茅台想把这块业务做大难度确实非常高。
但前面说过,茅台有充足的现金流,有非常高的战术容错率,何况,这次跨界还赚了钱。
而如果从品牌的角度来看,这次跨界收益颇丰,它让消费者成功意识到一些事实:茅台并不一定只能是白酒品牌,茅台的品牌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茅台的目标人群也可以是年轻人。
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以正面部队相持,以后备部队制胜。对贵州茅台来说,方法也是这样,以王牌白酒合,以其他产品胜。
也许,在多年以后,我们所熟知的贵州茅台,真的会不仅仅是白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