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2022年,成都春季糖酒会因疫情防控延期。自疫情以来,2020年成都糖酒会一再延期后取消,2021年成都糖酒会延期至4月举办。
在没有疫情的时候,酒业从业者时常调侃“糖酒会意义不大”“糖酒会应该取消”。如今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酒业从业者渐渐意识到糖酒会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期举办的糖酒会是酒企、酒商等约定俗成的时间节点。
糖酒会的招商作用渐弱,于酒企、酒商等从业者而言,仿佛早已“可有可无”,但是无形中成为酒业内循环的重要一环。循(流)环(通)的作用,会让从业者雨露均沾,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业的繁荣。如今糖酒会延期,也就意味着行业的诸多活动会延期、取消,从而影响酒企、酒商、酒媒及酒展等从业者,进而扩大至整个酒业。
疫情之后,笔者走访过不少酒企、酒商,感受最大的两个词:焦虑、内卷。
焦虑源于科技,加剧于疫情
每一次科技进步,总会有少数人快速富起来,与此同时,大多数没有富起来的人睡眠时间缩短。从微博(图文)到微信(社群)再到抖音(直播),酒企、酒商、酒媒甚至咨询公司都深深地感觉到科技带来的“巨变”,仿佛一夜之间,品牌、销售的逻辑变了。更不幸的是,自己恰恰是看不懂、没上车的人。
疫情之前,酒业流通早已剧变。餐饮、商超等渠道不再是酒饮销售的主战场,烟酒店、团购成为酒饮销售的主战场。除此之外,京东、天猫等线上平台也渐渐成为酒饮销售的重中之重,囿于平台的属性,注定与绝大多数人无缘。
2016年之后,伴随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复兴,再加上人均饮酒量下滑、人均饮酒频次下滑、适龄饮酒人口下滑,倒逼消费升级的风口快速到来。在本轮增长中,时值“飞天茅台”紧俏,又进一步引发“酱香热”,酒业进入头部酒企挤压式的增长阶段。
疫情之后,餐饮承压,即饮市场(自带酒水)迅速萎缩,也就导致了整体消费动力不足。作为经常参与商务宴请的群体,近期参与的宴请皆来自私宴、一桌餐、内部餐厅。当从业者遇到越来越多跨界者的竞争,不仅失去了原有的部分份额,还增大了开发新客户的难度,从而“焦虑感”日渐增加。
内卷亦源于科技,亦加剧于疫情
每一次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会发生排名变化,资源会迅速朝着头部甚至极头部集中。曾经的营收、利润,由大多数酒企、酒商共同实现,如今的营收、利润,大部分已由头部酒企、酒商完成。
不少酒企、酒商为了能存活、发展,不得不采取“微利”的模式生存,进一步加剧了酒类生产、流通领域的竞争。
疫情之前,酒业营销亦早已剧变。酒企、酒商也开始关注“新营销”“数字化”,也开始尝试社群、小程序甚至直播,但大多数参与者真正体会到了陌生领域的“低门槛、无回报”,酒企、酒商纷纷陷入“越奋斗,越困难”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无论是社群、小程序甚至直播,本质上都是线上高效获客。线上高效获客属于“空军”,线下高效获客属于“陆军”,众多酒企、酒商从线下匆忙转到线上时,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