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光瓶酒板块将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延续增长的势能,顺应消费升级和品牌集中发展的趋势,重新定义“口粮酒”“质优价美”的价值属性。
时间迈入2022年,白酒行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自去年5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2021年第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及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并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新国标”的颁布在整个白酒行业引起了不少的讨论,“消费升级”“品质升级”等成为行业热词。对于受影响最大的光瓶酒领域,“新国标”的颁布将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全面推动整个品类的蝶变。
此次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对“白酒”的定义更新为“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对于固态法白酒,规定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对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则规定可添加谷物食用酿造酒精,不使用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的具有白酒风格的,属于“配制酒”。简单表达,就是“新国标”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固态法白酒不得添加任何酒精和添加剂,液态法及固液态法白酒只能添加粮谷类酒精,不能添加任何其他添加剂。
“新国标”不同程度影响光瓶酒
首先,从细分品类来看:光瓶酒作为中国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消费的基础盘,也是近20年来极少数持续呈现量价齐升的白酒消费品类。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瓶酒的市场容量接近千亿,行业增速达到20%;预计未来五年,光瓶酒整体规模将扩大至1600亿的庞大体量。在此背景下,中国众多品牌在光瓶酒市场竞相角逐,抢占份额。
由于“新国标”对光瓶酒细分市场影响程度不同,根据消费档次和价格档位,基本可以将光瓶酒产品细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低价低质类,单价在15元以下;其二是物美价廉类,单价在15元~30元;其三是30元及以上,属于中高线光瓶类。不同档位受到的政策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其次,从供给端角度来看:此次白酒新国标旨在净化白酒生产环节,主要规范的是市场上的调香类光瓶酒,清理低价低质产能,从而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由此,随着消费升级,第一类低价低质类光瓶酒将因其品质落差而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第三类中高线光瓶酒因价格较高,综合成本基本可以支撑其“纯粮酒”价值属性,故此类光瓶酒供应厂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比而言,单价在15~30元的品牌产品受到的影响最为复杂:此价格区间产品是目前及今后2~3年光瓶酒市场的主流价格带,各大光瓶酒品牌阵营的中低线战略产品皆落足于此,如牛栏山的“牛二”、老村长的“香满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