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截至4月16日午间收盘,贵州茅台最新A股市值飙升至1.49万亿人民币,一举超过老大哥工商银行1.38万亿市值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工商银行总市值1.82万亿,其中流通市值是1.38万亿,而贵州茅台是全流通)
纵观全球,贵州茅台市值也反超可口可乐(比其市值多近600亿元)、百事可乐(比其市值多1700多亿元),问鼎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冠军。
这得益于贵州茅台股价超强的抗跌能力。
疫情之下,工商银行年内股价大跌12.76%,可口可乐股价大跌超13%,百事公司股价年内跌0.53%,而茅台年内股价却逆市上涨0.56%,此消彼长之下,茅台通过股价实现市值反超。
茅台凭什么成为全球食品行业老大哥?
从茅台的商品属性简单分析:
普通白酒在酿造过程中粮食消耗通常是1:2(一斤白酒耗粮二斤),而茅台的酿造成本是1:5。况且,茅台在制造工艺上更为复杂,需要经过八次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且一年只能酿一个批次(通常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这自然让茅台更为稀缺。
而且,根据茅台2014-15年基酒产量推算,2018-2020年成品酒供应紧张。
从茅台的投资/收藏属性简单分析:
中国酒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追捧“陈酒”(白酒越陈越香)的趋势成功让白酒从单一消费品衍生出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当然还有诸多其他原因,此处暂时不表)茅台正是通过收藏价值和投资属性才不断打破价格上限,一跃成为“液体黄金”。
从大多数囤茅台消费者的收益评估,跑赢通胀完全没问题,甚至秒杀当下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是投资产品中公认的“硬通货”。
问题在于,茅台被当做投资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突然就逆市增长,一跃成为全球食品行业老大哥?
抛开以上原因,最主要原因在于:
疫情之下,美国股市10天内连续4次熔断、世界其他主要股市全线溃逃之后,美联储不计上限向市场释放货币流动性,并引发全球其他央行跟进。结果,投资者信心比股市波动还大。
要知道,短期增长下行事小,长期方向不明事大。于是,机构资本大量回流进入A股,重仓茅台。比如,数据显示,近期北上资金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加仓贵州茅台,这是今年以来最长时间的连续净买入,期间合计净买入金额约50亿元。
机构重仓茅台的逻辑非常简单,虽然茅台的社会价值没有某些科技、医疗企业大,但从投资价值上讲,茅台远胜其他一切。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茅台市值问鼎全球食品行业冠军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