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7 07:21
金阳新区回收烟酒高价回收烟酒诚信为本这种数据,放在如今的经济和消费环境,并不算差,可资本市场为何却对其冷眼相看?
答案藏在两个关键的市场担忧之中。
首先是对茅台未来增长的疑虑。多年来,茅台始终将增长目标锚定在15%,并凭借强大的品牌力和市场掌控力屡屡达成。但在2025年,这份稳健的增长曲线却出现了转折,茅台主动下调增长目标,宣布新一年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锁定在47.11亿元。
这一调整,让投资者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茅台的增长天花板。
更重要的就是茅台艰难的年轻化突围战。
自2022年起,茅台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年轻化探索。先是推出茅台冰淇淋,将53度飞天茅台以2%的比例融入甜品,原味、香草味、青梅煮酒味三款口味,试图打破白酒与年轻消费群体之间的壁垒。全球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茅台国际大酒店开业后,迅速在全国版图上开枝散叶,到2023年5月,已完成全国内陆31个省区市共计34家旗舰店的布局。
2023年下半年,茅台更是联名动作不断。与瑞幸合作推出酱香拿铁,上线首日便售出542万杯,销售额破亿,刷新瑞幸单品纪录;携手玛氏集团打造德芙酒心巧克力,含2%茅台的酒心巧克力几小时内售罄,单颗最高售价17.5元。
这些营销事件,一度让茅台成为社交平台的顶流,以亲民时尚的姿态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利用品牌的神秘感和高端属性,成功激发消费者的尝鲜心理。
然而,当尝鲜热潮退去,茅台的年轻化产品暴露出致命短板——缺乏持续吸引力。今年年初,市场传出茅台冰淇淋部分门店关闭、线上断货的消息,官方也证实正战略收缩冰淇淋业务。曾经火爆一时的酱香拿铁和酒心巧克力,如今也早已归于沉寂,消失在消费者的视线之外。
这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企业危机。2025年1月2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酒业,丁雄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而这,不过是茅台内部动荡的冰山一角。自2019年原董事长袁仁国被“双开”以来,茅台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至少14名高管落马。
主导年轻化战略的关键人物接连出事,企业内部人心浮动,“年轻化”自然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