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回收名酒高价回收茅台酒资金雄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白酒。我打算把上市公司当中的这几家白酒的历史发展的一些情况先弄清楚,然后再细致学学。看看能否对于整个白酒的竞争格局,发展状况有无更深的了解。
不怕学得慢,也不去想学了有啥作用。现在都是慢慢积累行业知识的过程。日拱一卒,至于啥时候能有所突破就不管它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迎驾贡酒这10年的增长情况。10年营收只取得了年化4.94%的增长,净利润却得到了14.98%的增长。
看看,近期学习的几家中端白酒公司,今世缘,舍得,古井贡酒21年22年,营收净利润都出现双增的局面。
这个问题,等待时间的答案吧。
一、迎驾贡酒的历史
一、1952-1994大别山深处的酒厂,走出大山
迎驾贡酒,这个名字,一听就和古井贡酒一样美好。
驾,贡,都是跟帝王有关的美好词语。
相传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至霍山,官民在此迎武帝大驾,美人捧淠水精酿琼浆献之,古镇“迎驾厂”源于此,故得名“迎驾贡酒”。
这么美好的名字,当然是人为取的,不是原来就叫迎驾贡酒。
1952年开始修建佛子岭水库(迎驾酒厂前身佛子岭酒厂)。
60年代粮食危机,酒厂改用野生植物酿酒,后期扩建厂房,并增设白酒脱臭、机械化液体生产等设备。
佛子岭酒厂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当时称呼霍山这个地方有“四无”即一无区位优势、二无丰富矿产资源、三无大中城市辐射、四无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撑。
1986年,还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倪永培被任命为佛子岭酒厂厂长。
在这样的地方,搞厂,需要很强的领导能力和魄力。
在倪永培的主导下,酒厂陆续上了第一条先进的蒸馏系统上线,第一条瓶装酒生产线投产。
佛子岭第一句广告语“买得起,喝得惯”诞生。很快,酒厂的生产量上来了,经济效益也开始好转,3年后成了全县的标兵。
1991年4月倪永培也被组织安排去任职霍山县经委主任,兼任酿酒食品总厂厂长。
1992年,霍山县人民政府将霍山县佛子岭酒厂与另一家地方国营企业霍山县食品厂联合,组建“霍山县酿酒食品总厂”。
这个“霍山县酿酒食品总厂”十分不成功,成立2年来,都是亏损。
这个时候,倪永培决定辞去经委主任职务,返回酒厂。
二、1994-2003年 跟五粮液学习, 推出迎驾贡酒品牌
1994年,这一年,霍山县政府决定恢复霍山县佛子岭酒厂,以破除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为契机,开启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1994年重新上任之后,倪永培也烧出了“三把火”。
一是推行岗位及系数工资,“多劳多得,同工同酬”。
二是全员聘用,一级聘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三是完善承包责任制,分级管理,扩大科室、车间的自主权。
倪永培对酒厂做的最大的“手术”还是从质量层面入手,解决产品的本质问题,“做就要做最好的,当时最好的酒就是五粮液,我们就去学习五粮液。”
1994年,五粮液酒厂的技术人员来到六安霍山县佛子岭酒厂,结合当地的条件和窖池情况,对原料配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在大别山区酿出了五粮酿造的浓香白酒——这是迎驾贡酒董事长倪永培在上世纪末操刀迎驾酒厂改革中的一小步。
同年,倪永培意识到“佛子岭酒”的牌子太小,动了改名的念头。根据“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至时称衡山国的霍山,官民到城西槽坊村附近的水陆码头迎接圣驾。”的故事,倪永培决定将酒厂品牌名称改为“迎驾”。
开发出浓香型大曲酒风格的佛子岭老窖、珍品迎驾贡酒等系列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