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本公司内设大型高品位艺术收藏品展览中心,分为陶瓷区、玉器区、名人字画区、杂项区等,汇集来自各地收藏名家的众多艺术珍品及具收藏潜质的古玩艺术品,是目前华东地区、东南亚地区高端艺术收藏品行业颇具知名度的古玩艺术品鉴定平台。公司经过多年的累积,不仅拥有丰富的,也拥有的营销策划团队,为广大藏家的历代珍品进行的立体式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包装。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大型交流鉴宝会、大型艺术品会等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优质、、便捷的鉴定服务。
5、明代瓷器露胎处(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红痕迹的现象。 6、釉面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釉面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边微有垂釉痕迹。 7、纹饰多为写意,画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咀巴象猪咀,俗称“猪咀龙”, 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晚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嘉靖以后所画儿童形象,头部很大,额角及后脑勺凸出。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文字装饰有回纹、百寿字、福字等。
玉璧足(严格来说叫“拱璧底”,与唐——明初的宽厚平足有异,下面简称玉璧底)是明中后期至清三代时期广泛运用的一种民窑削足方式。1、足脊较普通明清带底釉的削足宽,特征为外足高,内足底,中间端面为宽弧线。按宽度分可分为宽玉璧和窄玉璧。2、内部均有跳刀纹和部分带有收心镙纹及同心圆状旋纹,和深挖足的痕迹,底无釉3、按削足的足型分,可分为内足垂直和内足内斜两类,
在定制瓷器中具欧洲特的是纹章瓷(盾徽瓷),纹章瓷大致可分为名人徽章、省城徽章、机构或公司徽章、军队徽章。名人徽章在上述欧洲各国定制的瓷器中都常见,省城徽章多见于荷兰、美国的定制瓷器,公司徽章则主要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和美国一些机构订烧,军队徽章其实仅见于东印度公司驻印度的某些部队。此外还有属于澳门耶稣会士的一批有耶稣会会标的瓷器。现存早的一件纹章瓷是绘有葡萄牙国王堂·曼努埃尔一世的浑天仪徽章的青花玉壶春瓶。稍晚的有 16世纪中叶的一只王室纹章碗和一只阿布埃(Abreu)家族纹章碗,属于曾两度担任马六甲总督(1526—1529,1539—1542)的佩罗·德法利拉(Pero de Faria)。另有一件约1540—1545年间景德镇出产的葡萄牙王室纹章青花大口水罐,图案中的盾徽上下颠倒,看起来更像一只中国的钟或铃,而水罐的形状为伊斯兰式,是多种文化因素杂糅一体的典型作品。纹章瓷的主要市场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丹麦、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等。
瓷器发展到了明清瓷器,装饰手法日渐多样化,简单的以“寿”字纹饰出现的装饰已不多见,即便有,也只出现在民窑民器中,官窑中寿文化题材的瓷器 装饰风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是以双钩填为主,这个时期,大量神话传说中有关福寿的题材出现在瓷器装饰中,其中多为八仙、麻姑、寿星为主。在明代寿纹 饰相关的瓷器中,普遍采用文图结合,纹饰繁密的装饰手法,一般在器物中描绘形式各异,字体不一的“寿”字,同时在纹饰中间刻画返老还童的“寿星”,谓之寿 上加寿,很受欢迎。寿星是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形象,又被称为南老人星,主寿考,虽为民间瓷器装饰的常见题材,但是明代正德、弘治年间,也被用以青花瓷官 窑。具体而言,寿星的额头又高又大,以显示长寿之相。同时,在盘、碗、罐中多采用开光技法,书写长命富贵,同时彰显主体纹饰南老人图。这在整体上反映了 当时寿文化装饰已经作为人们寿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通过不断发展变化的方式,满足人们祝寿活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