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金阳新区回收茅台酒 收购烟酒24小时在线电
每到清明节,杜牧这首《清明》诗就要被拿出来供大家咀嚼一番,似乎古诗里“无酒不清明。”
甚至在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带着你去给祖辈们扫墓时也会带着酒食和祭品。而当祭扫结束后,大人们便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小孩儿们则会放风筝、爬山折柳。
酒,成了很多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
不过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年轻人开始不理解清明节为什么要喝酒?酒在清明节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着喝酒的人说:“清明节喝酒,只不过是你的借口!”
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可能并不知道,在我国的传统习俗里,许多节日都有“指定用酒”,比如我们会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在重阳节喝菊花酒、在除夕的时候喝屠苏酒。虽然清明节并没有明显的“指定用酒”,但“喝酒”一 事却是在几千年前就有的传统了。
从祭祀到扫墓
清明节原本只是《历书》中的一个节气,意指冬天已经离去,春意盎然,天清地明,故叫做:“清明”。
而清明祭祖的渊源来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有专家认为: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为了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进行的,所以他们会选择在新的一年农作物种植的时候开始祭祀,以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再之后到了晋代,晋王重耳为逼迫自己的大臣介子推出山,便放火烧山,不料烧死了介子推。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把他死的这天设为寒食节,所有民众不仅要行祭祀之礼,还要禁烟禁火,吃三天冷食,于是就有了“寒食节。”
也正因为吃冷食的原因,全民上下只能通过饮酒来暖暖身子了。后来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距离很近,大家逐渐把这两个节日的习俗融合在了一起。
直至现在,不同地方的人还保留着当初的饮食风俗。比如在山东,即墨会吃冷饽饽,莱阳人会吃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人则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吃冷食时都有饮酒的习惯。所以清明祭祀时献酒、喝酒也成了一大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