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拓展县茅台酒回收收购烟酒免费鉴定评估
近期,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白酒行业引发轩然大波:茅台镇70%的产能陷入停产状态。作为中国酱酒的核心产区,茅台镇一直以来都是酱酒行业的风向标,此番大规模停产事件,无疑给整个酱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酱酒行业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
产能停产现状剖析
据封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如今的茅台镇,早已没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与人来人往。高速公路两侧曾经密集的酒企广告牌大面积撤空,显得格外冷清。仁怀市酒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茅台镇周边70%的中小酒企已暂停生产 。走进茅台镇,不难发现许多中小酒厂大门紧闭,窖池停止运作,曾经热闹的生产场景已不复存在。
某中型酒厂负责人无奈透露:“没有大厂订单绝不敢开工,窖池一旦启动至少运行全年,资金链根本扛不住。”在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传统经销商订单锐减,大量依赖贴牌生产的企业陷入僵局。为了维持生存,部分酒厂甚至开始转租窖池、变卖基酒,曾经风光无限的招商经理,如今也有30%转行,不少人选择开网约车等新职业来维持生计。
背后的多重原因
市场供需失衡
过去几年,酱酒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资本大量涌入,众多中小酒企纷纷扩产。据统计,从2018 - 2023年,中国酱酒产能从55万吨迅速增长至75万吨 。然而,市场需求并没有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随着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消费端对于酱酒的热情有所降温,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库存高企成为众多酒企面临的难题,中小酒企更是首当其冲,为了消化库存,不得不降低生产规模,甚至停产。
消费降级影响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消费降级趋势逐渐显现。消费者在选购白酒时,更加注重性价比。曾经价格高高在上的酱酒,尤其是一些中小品牌,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下,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而茅台镇众多中小酒企生产的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难以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最终只能被迫停产。
价格体系崩塌
曾坚称“200元以下无坤沙”的仁怀酱酒价格体系如今已彻底瓦解。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坤沙基酒实际成交价已跌破30元/斤,较三年前高位缩水85% 。调酒大师冯小宁推出的“99元买一送一”促销产品,更是印证了酱酒价格防线的失守。在库存高企与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下,中小酒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以价换量”,甚至部分企业基酒售价已低于生产成本,这使得它们在生产经营上难以为继,只能选择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