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荔波县茅台酒回收荔波县烟酒回收诚信至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酒收藏逐渐成为了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酒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而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在老酒收藏过程中,了解“十七大名酒”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漫长的岁月中,白酒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和文化。1979年,中国白酒界评选出了十七大名酒,这些名酒代表着中国白酒的最高水平和独特风格。值得一提的是,这十七个品牌如今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成为国内酒界翘楚、当之无愧国酒称号,有的却遗憾落寞、难振旗鼓……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七大名酒。
一、茅台
茅台的成功,离不开“坚守”
茅台镇自古便因美酒享誉四方。1951年,政府将生产“王茅”的“荣和烧房”、生产“华茅”的“成义烧房”和生产“赖茅”的“恒兴烧房”三家烧房改造合并后组建国营仁怀酒厂。曾经偏隅一方的地方酒,如何成为国人皆知的“国酒”品牌?茅台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
茅台,缘何成功?
“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酒是绍兴黄酒,饮用黄酒,不淡不浓,恰似中国人醇厚淳朴的中庸性格。不仅如此,当时有身份的上层社会喝的大多是黄酒,清宫秘方中使用的也大都是黄酒,因此才会有“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的说法。
从“民国”至1949年,中国酒业悄然发生变化—征战期间,酒可壮行、可壮胆,既是英雄的死别之酒,又是壮士的凯旋豪酒。在特殊的战争时期,曾经更多为普通老百姓接受的白酒,开始得到更高层面的普及:人们逐渐改变了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开始逐渐适应口感更重、味道更浓、感官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
战争期间,在茅台镇的茅台酒遇上了红军。红军来到遵义,在这个几乎未被侵扰、物产众多、人民安家乐业的边陲小镇喝到了赤水河酿造的美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种庆功宴上,开国元勋对茅台酒口感念念不忘。顺应着局势发展的主流,茅台逐步在白酒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茅台的成功,离不开“坚守”二字。
中国白酒的香型,潮流一直在更迭,清香、浓香都曾经风靡全国,引领市场,国内无数酒厂马上跟风追逐,于是,我们不难见到,一些原本生产酱香型的酒厂改而生产浓香型白酒。茅台的灵魂人物季克良先生,当年做出香型坚守、储存时间坚守的决定,高瞻远瞩,令人生敬。
对传统工艺的坚守,是茅台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品质、赢得消费者交口称赞的根本原因。本可以机械化生产,却仍然采用手工作业,这就是对品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