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镇远县银元老钱币回收量大可上门
不管真假先去看了再说,马承源得到信息立即赶到香港,见到编钟之后,他断定肯定是真品,并委托朋友东拼西凑了将近100万港币,重金全部买下带回上海。
一回去就受到了各方专家的质疑,大家都说“马老看走眼了”,这些编钟又“新”铭文又是后刻,肯定是现代产物。但马承源相信自己的眼力,他认为这些编钟之所以锈蚀程度看着很“新”,是因为刚出土没多久,铭文后刻不代表是现代所刻,而铭文不通顺是因为这14枚编钟还不是全套,只要找到剩下的连起来读肯定就通顺了。
这就是顶级专家的料事如神,后来山西晋侯墓地又出土了两枚编钟,刚好和马承源购回的14枚编钟凑成一整套,355个字的铭文完整讲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征讨叛乱部落和事后赏罚的故事。
再后来山西晋侯墓被盗案逐步调查清楚,那14枚编钟果然是被一位当地人盗走卖到香港的。这些调查取证需要很长时间,但马承源只凭借自己的眼力,顷刻间就挽回了国宝,如今也成为上博的镇馆之宝。
越王者旨於睗剑
第二次是在1995年,马承源在香港古玩市场的一家店铺里,发现了一把宝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
又是一把越王剑?而且一样的吹毛断发,一样的历经千年不腐不锈,这个“者旨於睗”是何许人也,竟能拥有如此神剑?别人不太清楚,但马承源这位青铜器专家可太了解了,“者旨於睗”正是越王勾践的儿子。
这样一把能媲美越王勾践剑的宝物,竟放在古玩店里无人问津?据古玩店老板介绍,原来这把剑听说出自浙江,80年代就被挖出来了,仅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一位古玩贩子,几经辗转才流到了香港,但因为无人识货,都觉得这把剑看着太新,因此摆在店里很长时间了。
细节图
店主随后话锋一转:“也是不巧,以前没人识货,现在一下冒出两位高手同时看了出来,另一位是个日本人,已经花150万预订了。”
他还真不是说假话,那位日本人是个专业古玩商,抱着必拿下的决心过来的。马承源一想到如此国宝可能又会流失到日本,言辞恳切地请求店主不要卖到国外,自己回去凑钱,店主答应了,但有时间限制。
马承源一回大陆,便四处求人,甚至登报呼吁,最终杭州钢铁集团站了出来,出资136万元港币买下越王者旨於睗剑,并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历经2400多年,此剑亮泽如新,寒芒泠泠,风采依旧,如果没有马老,它可能会静静的躺在某个日本富豪的展示柜里,再也不示人了。
吴王夫差盉
第三次是在1996年,同样是收到朋友的信息,马承源赶到香港荷里活街,一件透雕交龙纹的绝美青铜器显现在眼前。它不仅是一件制作精美、工艺复杂的春秋时期器皿,上面的12字铭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吴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
吴王夫差为一名女子铸造的器物!而且并没有按当时的惯例,注明女主人的家族、姓氏、用途等信息,那么很可能这位女子的身份低微,会是谁呢?能被夫差宠爱,且是民间女子,符合这两点的也只有一个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尽管是不是西施尚有争议,但青铜器是毋庸置疑的真品,古玩贩子开价高达150万港币,多次拯救国宝的马承源和他任职的上海博物馆,已经非常拮据,拿不出这么多钱。后来马承源只得请求何鸿章先生慷慨相助,从此又为上博增添了一件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