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大方县烟酒回收烟酒回收正规门店
在明代后期,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此时的文人多醉情于饮酒生活,他们不仅乐于在诗词文章中表现自己悠闲自在、纵情诗酒的生活情趣,而且其中多有自己对儒而兼医、饮食与养生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和尝试。
明代后期是一个社会风气剧变和政治腐败的时期,统治者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官缺不补,造成了政府机构的瘫痪,致使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官员腐败。世风日下,“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另一方面,明代后期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积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奢侈浪费成为一时风尚,不仅富家大户大肆挥霍,中产之家与平民亦趋奢侈。衣食住行上的越礼逾制,强烈冲击着封建的冲击等级观念,也深刻影响着江南士人的言行。
明代后期的江南由于生员数量的增多,科考中举已经变得十分困难,科场失利的文人,心灰意冷,转而开始享受生活,甚至弃儒经商。他们纵情诗酒,奢靡纵欲,生活开始冲破伦理纲常,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士风由以前的淳朴厚实渐渐转变为放荡任性,可以说是晚明巨大社会变迁的体现。
“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酒类侠,茶类隐”。对于文人来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数酒。他们把酒作诗,借洒消愁,四方交游,更是无酒不成会。而江南由于交通的发达,天下美酒能够迅速汇集,为文人饮酒提供了物质保证。
文人士子善饮酒,明代的医圣李时珍说过:“酒,天之美禄也。面麴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文人善于品酒,而市酤之酒品质优劣不同,因而文人士大夫更钟情于自己酿酒,自酿不仅口味适宜,酿酒的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和娱乐。袁宏道的《觞政》专门介绍酒品辨别与饮酒宜忌:“凡酒以色清昧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鸸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者为中人,以巷醪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最初,文人饮酒大多追求酒酣耳热的感官愉悦,但伴随文人对酒品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更加注重饮酒的养生价值与品饮的心灵舒适。因而酿造并品饮药酒成为一种风气。明代后期文人饮用药酒十分注意时节。如端午时饮用菖蒲酒,在明朝社会上下是非常普遍的。李时珍说:“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高皇御制碑中载之。”可见当时药酒之风行,连皇帝都顺应社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