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黔西南老酒回收 收购烟酒正规平台高价收

时间:2025-08-31 09:59

  黔西南老酒回收 收购烟酒正规平台高价收茅台50年年份酒那事儿,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官司,更把白酒行业“年份酒没准谱”的老问题摆到了台面上。从案子的来龙去脉,到各方各说各理,再到最后怎么结的案,都能看出行业规则和消费者想法之间的矛盾。咱们一点一点拆开来聊。

  一、案子怎么来的?争议是咋爆的?

  2019年的时候,成都有个叫邢连超的律师,花了6万多买了两瓶50年茅台、两瓶30年茅台。结果后来发现,这酒根本不是真的存了50年或30年,而是用“至少15年的基酒”勾出来的。这一下就炸了——普通人买酒,哪会想到“50年”不是真存了50年?邢连超觉得自己被骗了,说茅台是“虚假宣传、卖假货”,把茅台公司和卖酒的都告到了法院。

  为啥这事儿能闹大?核心还是“价格和价值对不上”。那时候一瓶50年茅台差不多1万9,是普通飞天茅台(指导价1499元)的12倍还多。大家花这么多钱,图的就是“存了50年的老酒,稀缺又值钱”,结果发现是15年基酒勾的,自然觉得“花了冤枉钱”,这才要维权。

  二、争议的核心:“年份酒”到底啥意思?

  这案子最让人吵不休的,就是“年份酒”的定义——企业和行业说的,跟消费者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先说消费者这边(也就是原告邢连超)的想法:按常识来说,“50年陈年茅台”里的“50年”,就该是这酒真的存了50年。茅台宣传时把“50年”搞得特别显眼,却不把“基酒才15年”说清楚,这不就是故意让消费者误会吗?而且要茅台拿基酒的存储记录、勾调比例这些证据,茅台也拿不出来,这哪算“明明白白消费”?

  再看茅台这边的说法:他们说按自己的规矩和行业里的习惯,“50年”指的是“酒的口感像50年老酒”——用15年的基酒勾调,调出那种老味,不是说整瓶酒存了50年。而且这事儿在官网和门店都有说明,没藏着掖着。还说“白酒勾调是老工艺了,真存50年的酒又少又不好喝,勾调是为了平衡品质和能买到的量”。

  最关键的是,那时候整个行业都没有统一的“年份酒国家标准”,全是企业自己定规矩。这就导致两边各说各的理,没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谁对谁错。

  三、案子的过程和结果:调解结案,没说透但有影响

  案子从2019年2月立案,中间开了两次庭(2019年5月一次,2020年11月一次),最后没等法院判,双方调解解决了。调解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1. 之前的买卖合同算作废,邢连超把买的4瓶酒退回去,卖酒的把6万多货款退给他;

  2. 卖酒的给邢连超5万5,算他打官司花的合理费用;

  3. 茅台公司不用担责任,这事之后两边再没啥牵扯。

  这个结果其实没把“年份酒该咋定义”说清楚——没说茅台是欺诈,也没说茅台的标注方式完全对。说白了就是“先把纠纷解决了”的折中办法。但这事儿的意义在于,它把“年份酒没标准”的问题捅到了公众面前,逼着行业和监管部门不得不重视。

  四、这案子暴露了行业啥问题?后来有啥变化?